2009-03-25 01:49:46
這是自去年12月18日以來,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根據(jù)國際原油價格變化,在兩次下調成品油價格后,按照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首次上調成品油價格。
每經記者 林國棟
也有業(yè)內專家指出,此次上調油價的背景,未必全部是考慮到國際油價的反彈,也有可能是考慮到當前國內的通縮壓力。
不久前,“兩會之后國家將再次下調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的聲音,還一度引發(fā)市場熱議,誰能料到,兩會后不久發(fā)改委果然調整了成品油價格,不過不是向下,而是向上。
《每日經濟新聞》昨晚獲悉,鑒于近期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xù)上升,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決定自3月25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
這是自去年12月18日以來,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根據(jù)國際原油價格變化,在兩次下調成品油價格后,按照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首次上調成品油價格。去年12月18日,在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的背景下,發(fā)展改革委宣布自次日起大幅度下調成品油價格,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900元和1100元,同時,適當壓縮了流通環(huán)節(jié)差價,以最大限度讓利于消費者。次日,我國啟動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此后,由于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xù)回落,按照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發(fā)改委1月14日宣布自今年1月15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60元。
3月23日,受美國政府清理銀行不良資產計劃以及舊房銷售量數(shù)據(jù)利好的刺激,國際油價逼近每桶54美元,紐約和倫敦兩地油價均刷新了近四個月來新高。昨晚,發(fā)改委便宣布上調成品油價格。
業(yè)內專家告訴記者,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使得我國燃油價格對國際市場的反應更加靈敏。不過,也有業(yè)內專家指出,此次上調油價的背景,未必全部是考慮到國際油價的反彈,也有可能是考慮到當前國內的通縮壓力,即通過調整這種波及面極廣的大宗商品的定價,“刺激”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
去年以來成品油價格調整
·2009年1月15日
下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140元
下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160元
·2008年12月18日
下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900元
下調柴油價格每噸1100元
·2008年6月20日
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1000元
上調柴油價格每噸1000元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 010-65072776
上海: 021-61213899
深圳: 0755-33203568
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