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成定局 首鋼股份資產置換仍存三大疑問
2010-12-08 01:42:28
每經記者 張奇
“先搬遷,再來商量賠付的事,對于這樣的要求你會同意嗎?”一位職業(yè)股民王先生如此問記者。
這樣的事情就發(fā)生在首鋼股份(000959,前收盤價4.42元)近期的停產公告里,首鋼股份稱公司與首鋼總公司石景山廠區(qū)鋼鐵產能擬于2010年底停產,這涉及到上市公司63%的主營業(yè)務收入,公司將于12月20日召開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停產議案。
與此同時,市場期待許久的首鋼股份資產置換方案卻遲遲沒有出臺,這就像首鋼股份的中小股東王先生說的那樣,先搬遷后再來商量怎么賠付的問題。盡管上市公司曾多次表示將盡快推進資產置換,但先斬后奏的做法也引出了市場關于后續(xù)賠償的三點疑問。
資產置換“先斬后奏”
首鋼股份12月4日公告稱,根據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4-2020)》及國家發(fā)改委《關于首鋼實施搬遷、結構調整和環(huán)境治理方案的批復》中“加快實施首鋼等地區(qū)的傳統(tǒng)工業(yè)搬遷及產業(yè)結構調整”,“2010年底首鋼北京石景山區(qū)冶煉、熱軋能力全部停產”的要求,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擬于2010年底與控股股東首鋼總公司位于北京石景山區(qū)的生產和輔助生產系統(tǒng)依工藝順序,在確保設備、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實施同步停產。
公司停產范圍為北京石景山廠區(qū)目前在線運行的煉鐵廠、焦化廠、二煉鋼廠、高速線材廠,以及北京首鋼嘉華建材公司和北京首鋼富路仕彩涂板公司。2010年12月底前,以上停產范圍的生產設施全部停產,主體設備停產日為2010年12月31日。
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停產涉及的資產總計約45億元,而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資產總計193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為77億元;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214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95億元,停產資產涉及的收入約占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的63%。此外,2010年底停產涉及需要分流安置職工6800人。
同時公告稱,將于2010年12月20日召開股東大會,以現場投票和網絡投票方式表決公司鋼鐵主流程停產的議案。而據首鋼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介紹,關于公司停產的投票,大股東首鋼總公司也有投票權。而大股東就占據了63.24%的股份,也就意味著此次停產投票也僅是走走過場而已。
而市場期待已久的資產置換方案卻遲遲未兌現,對此,股東王先生認為,首鋼股份這樣的做法完全是先斬后奏,因為中小股東的投票根本不能左右停產的結局,而對于未知的資產置換預案則存在很多的疑問。
資產置換疑問有三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收集了部分中小股東對于首鋼股份資產置換議案的疑問,總結為以下三點。
疑問一:土地歸屬及補償
首鋼股份1999年上市時,首鋼總公司承諾由上市公司租用,期限50年,此次搬遷停產系大局所需,非合同雙方主張的改變。因此,原租賃關系應繼續(xù)成立。停產后,上市公司可以在租用的土地上開展新的投資項目,或者以反租的方式參與石景山區(qū)“十二五”規(guī)劃及今后更長時期的項目開發(fā)。正如12月4日公司停產公告所述,雖然上市公司與總公司兩個停產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但停產后新產業(yè)的發(fā)展,是否是“兩個發(fā)展”?
疑問二:45億元資產的重估
此次停產之后的資產置換,公告中所述涉及45億元的資產內容及評估價值,是單指廠房以及設備資產價值,還是包括以下情況:首先,老首鋼廠區(qū)將來要建工業(yè)遺址,進入文化產業(yè);原來的污水處理,煉鋼高爐,有可能進入環(huán)保產業(yè)。上市公司涉及到這些原有資產,按理應列為新資產進行價值評估。
疑問三:資產置換方案及未來整體上市承諾
首鋼股份這次停產搬遷,由于涉及資產龐大,股東大會討論該問題,應有別于以前的慣例規(guī)定。為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一定要嚴格實行中小股東的投票表決,其標準是要有較長的提示時間,參加投票的中小股東人數需占三分之二以上,贊成票也應在投票數的三分之二以上。絕對要杜絕以少數服從多數為由強行通過。為博得中小股東的贊同,控股股東最好在投票前亮出整體上市的承諾。
當《每日經濟新聞》以投資者身份就上述問題致電首鋼股份時,證券部工作人員許小姐稱,近期也有不少的中小股東向公司反映此類問題。其中公司租用的廠區(qū)面積為162萬平方米,但具體的土地租賃期限以及后續(xù)賠償公司都會認真考慮。
另外經評估的45億元資產包括公司停產的廠房以及設備的凈資產,對于其他利用價值還沒有考慮;許小姐稱,關于資產置換方案,公司及大股東也一直在推進,但無奈還沒有達成完全統(tǒng)一,所以不得已先停產再繼續(xù)磋商資產置換方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