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01-15 08:52:22
數據顯示,18個主要城市平均庫存消化周期由去年年初的18個月降低為去年年末的9個月,時間縮短了一半
相比于去年年初的冷清,今年年初的全國樓市迎來了“開門紅”。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截至1月13日,新建住宅簽約套數達到了10.48萬套,相比12月份前13天的12.50萬套下調了16%。但較2012年同期的5.15萬套上漲了103%。
而來自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也顯示,在其統(tǒng)計的40個城市中,新年首周的成交量同比上漲城市占九成以上,除上海、深圳、重慶、武漢外,其他重點城市的成交量漲幅均超過一倍。
據了解,由于年初易受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影響,往往是一年當中市場供應較低迷的階段。不過在去年樓市“暖冬”的影響下,今年的供應量較往年有所增加。以北京為例,1月份北京新入市的項目就達13個,而整個上半年入市的項目預計在60個左右。
與此同時,這些新盤入市后的銷售情況也非常不錯。位于西南四環(huán)的萬科藍項目,記者了解到其開盤前預定的均價在32000元/平方米,不過由于市場火爆,入市后的項目均價已經達到了36000元/平方米,雖然均價上漲了4000元/平方米,但開盤不到2小時,便已賣掉百余套,銷售率接近80%。
對此,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jiān)張大偉表示,“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新房銷售持續(xù)火熱且呈現供不應求的態(tài)勢,價格也是穩(wěn)中有升。房企融資環(huán)境寬松,資金壓力減小,土地成交活躍,熱點地塊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政策上不進行適度控制,那么這種市場格局仍將延續(xù)。國內樓市向來有著買漲不跌的傳統(tǒng),在價格上行的情況下部分潛在需求反而可能提早釋放,短期市場出現明顯回落的概率很小”。
而在市場持續(xù)復蘇的情況下,龍頭房企也后市的預期也越來越樂觀。據統(tǒng)計,十家標桿房企去年12月購地金額環(huán)比上升約45%,新增可建面積環(huán)比大增約83%。同時,12月份標桿房企購地總金額創(chuàng)年內新高,房企第一集團中的萬科、保利、中海地產尤為活躍,其當月購地金額占標桿房企總額的90%。
“回顧全年,在經歷2011年的量價齊跌后,2012年在開發(fā)商降價、政策微調、剛需反彈、市場預期改變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主要城市住宅成交出現量價齊升。整體來看,我認為2013年的供應將略有增加,而需求增速將有所放緩,整體市場以平穩(wěn)為主,量價大幅上升的可能也不大”,張大偉稱。
此外,銷售的持續(xù)回暖也消化了大量庫存,多數城市去年年末存量水平較去年年初有所減少。中原監(jiān)測的18個主要城市庫存量年末較年初下降了6.37%,其中北京下降幅度最大,在3成以上。同時隨著存量減少、銷量提升,這18個重點城市的庫存消化周期也隨之顯著下降。數據顯示,這些監(jiān)測城市平均庫存消化周期已經由去年年初的18個月降低為去年年末的9個月,時間縮短了一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