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12-23 11:04:03
從棗莊市搭乘中巴車前往陰平鎮(zhèn)金陵寺村的路上,提及邵長寶,十幾位乘客人人相聞,司機更是指了指車外說,“喏,就那兒,以前還有他的獺兔廣告呢!”
在乘客以及金陵寺村村民的描述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邵長寶是金陵寺村人,作為小學文化程度的農民,經歷若干創(chuàng)業(yè)低谷后,在過去幾年間以獺兔養(yǎng)殖聞名魯南。
“特別能做廣告”、“高調”、“開好車”,是村里人對邵長寶最主要的印象。
2005年,邵長寶成立了銀苗兔業(yè),在2012年初央視《每日農經》欄目的專訪中,邵長寶稱兔業(yè)公司2011年純利潤100多萬元,是當地的“養(yǎng)殖大戶”。
一項土地政策改革試點的落戶,使這位“養(yǎng)殖大戶”的重心向“種植大戶”傾斜。
2012年初,山東棗莊被劃定為農村改革試驗區(qū),主要擔負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
隨即,從無大規(guī)模種植經驗的邵長寶即成立“銀苗糧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以下簡稱銀苗糧食),自任理事長并實際一人控制合作社業(yè)務,在2012年6月間流轉土地1600多畝,其中包含整村流轉的金陵寺村土地1090畝,并在當年被評為“山東省優(yōu)秀誠信農村經紀人”。
2013年2月,以“左手保右手”的方式,邵長寶以銀苗兔業(yè)作為銀苗糧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擔保,得到棗莊市金土地融資擔保的擔保,順利拿到嶧城區(qū)農村信用社的300萬元土地流轉抵押貸款,銀苗糧食成為棗莊首批得到土地流轉抵押貸款的合作社,并且是所有合作社中流轉土地面積最大、抵押貸款數額最高的。
這300萬元的貸款申請歷經嶧城區(qū)農村信用社金陵寺分社、陰平鎮(zhèn)經管站/嶧城區(qū)農經局、金土地融資擔保駐嶧城工作隊的審核,一路過關。
棗莊市嶧城區(qū)政府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承認,毫無規(guī)模種植經驗的邵長寶能成為流轉大戶,并順利拿到土地流轉抵押貸款,“這個事有區(qū)里的責任,因為當時他有實力流轉那么多土地,村民也愿意流轉給他。”
在金陵寺村,多位村民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當初流轉土地的時候,“村里的老書記和邵長寶挨家挨戶做工作”。邵長寶給出的土地流轉條件十分豐厚:每年“芒種”前后支付每畝租金1000元,村里人到他的兔子廠和地里打工,給出日工資50~80元,另外賣力的員工還能得到印上“銀苗兔業(yè)”標志的電動車一部。
于是,2012年“芒種”后的幾個月里,這個地處魯南、背負群山的小村,村民當起了工人,銀苗兔業(yè)的兔子吃上了銀苗糧食種出來的玉米,成為“循環(huán)農業(yè)”的標志。
陰平鎮(zhèn)政府在棗莊市政府網站上發(fā)布標題為《三帶三促助推銀苗農場新發(fā)展》的文章,表示要“分期分批組織村級后備干部到銀苗兔業(yè)、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頂崗鍛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