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 22:57:0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從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出的信息來看,2014年宏觀政策將淡化增長、突出改革,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再平衡”,隨之而來的陣痛也在所難免。
展望2014年,渤海證券認為,屆時我們將面對一個增長平穩(wěn)、通脹回升的經濟環(huán)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轉型升級的背景之下,中國宏觀經濟定量也在重新定位,與過去大家所理解的反彈和高增長不同,未來的格局是尋找新的均衡點,高質量的增長將受到重視?!?/p>
經濟增速趨于均衡
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做好2014年經濟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堅持穩(wěn)中求進、改革創(chuàng)新,同時要積極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勇于突破創(chuàng)新,以改革促發(fā)展、促轉方式調結構、促民生改善。
2013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發(fā)布的 《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報告(2013~2014)》指出,2014年,中國經濟將受體制改革帶來的需求效應不確定、經濟結構持續(xù)調整等影響因素,但國際環(huán)境會有所改善,改革也有利于穩(wěn)定預期。因此,盡管可能會有一定的短期波動,總體仍將保持平穩(wěn)運行。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在12月23日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論壇上表示,從中期來看,中國宏觀經濟在持續(xù)回落中呈現較強的筑底跡象,周期力量存在著逆轉的趨勢。大改革的出臺將在中期重樹市場信心,助推宏觀經濟周期景氣的逆轉。
高華證券預計,短期內來自改革的沖擊大體均衡,因為改革的目標是將資源配置朝更具生產力的領域傾斜,受周期性利好因素推動的平穩(wěn)經濟增長,將為改革帶來更有利的背景環(huán)境,這加大了2014年經濟增速目標不做調整的可能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各個機構對2014年GDP增速看法不一,不過,中國經濟增長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的趨勢基本得到了認同。
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2014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認識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fā)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
董登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中國宏觀經濟定量也在重新定位?!?/p>
“我強調的是,6%~8%的經濟增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相對均衡點,與之關聯(lián)的投資、消費、出口都會在這個區(qū)間附近尋找各自對應的均衡位置。在這樣一種格局下,大家期待的反彈到金融危機前,或者說出現比較大的復蘇,幾乎是不可能的?!倍切逻M一步解釋稱。
投資比重將略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對于拉動經濟增長的 “三駕馬車”,多數券商認為2014年消費趨于平穩(wěn),更看好出口形勢,但談及2014年的投資則大多持謹慎態(tài)度。
《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報告(2013~2014)》認為,制造業(yè)投資由于2013年前三季度已經向下調整得比較充分,未來有望保持平穩(wěn),但也不會出現明顯的反彈;房地產投資由于2013年經歷了較高速增長,加之住房需求釋放力度較大,盡管土地購置面積降幅較上年明顯減小,未來投資增速將會有所放緩;政府主導的投資將仍然在“穩(wěn)增長”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新一屆政府立志加強結構調整,不可能采取大規(guī)模的刺激增長的做法,因此,政府投資的效果將有所減弱。綜合這些因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14年將呈穩(wěn)中略降的趨勢。
中信證券亦認為,2014年投資增長在總量上會略有放緩。一是新開工項目和企業(yè)新訂單并未全面向好,目前開工項目增速僅14.4%,低于同期投資增速5.7個百分點,未來投資增長將向新開工增速逐步收斂,短期投資增長承壓;二是偏緊的貨幣格局對投資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新一屆政府已多次強調‘要創(chuàng)新調控方式,堅持不擴大赤字,不放松也不收緊銀根’,這意味著2014年的資金市場將呈現緊平衡格局,預計2014年M2增長將控制在13%左右,比2013年下降約1個百分點,將對投資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敝行抛C券分析道。
物價漲幅或有所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嚴控“三公消費”的舉措,令2013年消費錄得一個較低基數,國信證券認為,“這會使2014年消費同比增速有所抬升。預期政策將保持連續(xù)性,抑制‘三公消費’政策難有實質性放松?!?/p>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自2010年后,國內消費率步入回升通道,中信證券預期,這種趨勢還將持續(xù),新政策下,出生率小幅回升有望加強這一趨勢。“2014年國內消費增速略好于2013年,其中,服務消費將是增長較快部分?!?/p>
季度儲戶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居民通脹預期處于2002年以來第四次高位(前三次分別為2003年、2007年和2010年)。
“與以往幾次不同的是,本輪CPI的上升過程中伴隨著PPI持續(xù)負增長,實體經濟偏弱的情況下成本端倒逼的意味遠濃于以往,當前服務項CPI的讀數已經超過3%,后期房租向居民收入的傳導擴散可能繼續(xù)推高通脹讀數?!巴堆袡C構莫尼塔在2014年年度策略展望報告中表示。
記者注意到,對于2014年的CPI,各大券商預測區(qū)間多集中于3%~3.2%。其中,中信證券就預計,2014年CPI為3.2%,其指出,“上半年通脹壓力較大,食品價格的周期性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導力量,特別是豬肉價格,將在未來兩個季度對通脹產生壓力,但持續(xù)時間不會太長,預期通脹上升趨勢將持續(xù)至2014年年中?!?/p>
國家信息中心發(fā)布的2014《經濟信息綠皮書》顯示,物價先行合成指數在2012年6月達到谷底,其后一直上揚,至今未出現峰值,預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物價水平仍將處于上升期。綠皮書指出,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預計2014年物價漲幅比2013年有所擴大,對鮮菜、豬肉等農產品價格快速上漲和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的風險應予以重點關注,預計2014年CPI上漲3.2%左右,PPI下降0.5%左右。
出口上行動能有限
近期,美國勞工部公布的11月非農就業(yè)數據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勞動力市場的改善不僅為消費需求的回暖提供了動力,也為美國樓市持續(xù)復蘇創(chuàng)造了機會,在就業(yè)恢復的驅動之下,美國經濟有望提速;歐元區(qū)方面,受德國的復蘇帶動,以及外圍國家信心的恢復,歐元區(qū)內經濟將逐步修復。受此影響,中國出口的增長也將得到拉動。
但是,出口上升的動能或許有限。國信證券提出,盡管2014年美歐等發(fā)達經濟體將進入緩慢復蘇通道,但復蘇進程存在一定風險,比如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退出和財政不確定性,都會抑制經濟增長動能,而歐元區(qū)仍將在短期經濟增長和中長期財政整肅間糾結,“無就業(yè)復蘇”仍是難以祛除的增長夢魘,此外,考慮到人民幣高幣值影響,2014年出口回升幅度或許有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2014年世界經濟仍將延續(xù)緩慢復蘇態(tài)勢,但也存在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新的增長動力源尚不明朗,大國貨幣政策、貿易投資格局、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方向都存在不確定性。
“2013年我國出口現微幅反彈,但與其說是反彈,不如說是去年基數過小。”董登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考慮到外圍政策的變化,比如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正式退出等,2014年的出口形勢不會有太大改觀?!?/p>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