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7-04 22:03:42
每經記者 袁君 發(fā)自上海
“中國銀行業(yè)告別凈利差2個百分點的時代已經到來了,許多銀行真實的凈利差實際1.5到1.6之間 。”前銀監(jiān)會主席劉明康7月4日在上海舉行的“2014外灘國際金融峰會”上如是說。
劉明康認為,中國銀行業(yè)正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zhàn)。首當其沖的就是由于當前經濟增幅下行壓力巨大,導致銀行業(yè)不良貸款的增加、產能過剩以及資產的縮水。
“過去兩位數的增長,到現在7.5左右的增長率,下降了實際上有30%。誰都沒有講這個幅度,當一個國家GDP的增速下降了30%以上的話,這個下行的壓力是很大的。”劉明康表示。
第二則是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到來對銀行利潤的沖擊。長遠來看,金融脫媒的利率市場化是好事,可以利用市場配置資源和提升客戶的價值,是提升銀行業(yè)客戶和金融業(yè)客戶的體驗一個重要的手段。
不過,在劉明康看來,金融脫媒和利率市場化之后確實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中國銀行業(yè)告別凈利差2個百分點的時代已經到來了,許多銀行真實的凈利差實際1.5到1.6之間 。”
其次就是來自監(jiān)管法規(guī)方面的要求和成本方面的挑戰(zhàn)。劉明康認為,在新的巴塞爾協(xié)議和償付協(xié)議二規(guī)定下, 流動性風險、操作性風險、信用風險等的管控難度已經非同以往。與此同時,由于推進新巴塞爾協(xié)議和新的償付協(xié)議二,對IT信息技術以及數據質量的要求,都比過去要高得多。
最后一點則是來自同業(yè)的風險,即交易對手得風險在上升。
對于如何應對商業(yè)銀行面臨的風險及挑戰(zhàn),劉明康認為當前最重要的兩件事是做好盡職調查和管理好流動性。
針對盡職調查,劉明康表示,現在出現的不良貸款基本上都是在盡職調查環(huán)節(jié)上出的問題。盡職調查不只是信貸新投審查,更重要的是過程評價,必須全程跟蹤資金用途和實際效果。
“盡職調查也不僅僅是在數據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重視對所支持公司中的人和治理兩大因素的深入持續(xù)了解。盡職調查也不只是在貸款和投資中進行,更重要的是對抵押品的盡職調查。”劉明康說。
第二件事是管理好流動性。劉明康指出,今年流動性波動仍然很大,他建議董事會認真研究審核批準可接受的流動性風險水平,第二是對自己流動性的風險口味做出一個明確的戰(zhàn)略管理,第三是,重要的政策程序以及相應應當投入的錢該投入,投入的人該投入,這是董事會做的事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