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0 01:13:1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fā)自北京
昨日 (10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投資者在第三方網貸平臺論壇反映稱,網貸平臺花果金融和愛投資在不同時間發(fā)布了兩個相似度極高的標,質疑這兩個平臺“一標兩用”。
對此,花果金融發(fā)布聲明稱,“花果已于第一時間將此項目下線,將于10月9日前將已募集的款項2378821元退回投資者?!睈弁顿Y也發(fā)布公告稱,決定從本月起暫停(北京)首擔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首擔擔保)項目上線以示懲戒。
針對兩個平臺“一標兩用”的問題,多位業(yè)內人士分析稱,此事凸顯出一些P2P平臺急速擴張,卻缺乏嚴格的風控管理,再加上部分P2P平臺信息不透明,很容易發(fā)生借款人重復質押等情況。
擔保公司鬧烏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愛投資9月18日發(fā)布的“儀表制造企業(yè)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與花果金融10月3日發(fā)布了JK-SD-HG-00302-A項目確實為同一項目,合作方均為首擔擔保。
10月8日,花果金融在其官網發(fā)布聲明稱,“花果金融于2014年10月3日發(fā)布了JK-SD-HG-00302-A項目,后發(fā)現與愛投資2014年9月18日發(fā)布的 ‘儀表制造企業(yè)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高度相似,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花果已于第一時間將此項目下線,將于10月9日前將已募集的款項2378821元退回投資者,并給予投資期限內3倍利息補償?!?/p>
花果金融還在聲明中表示,針對此項目,花果金融第一時間聯系項目合作方首擔擔保,要求給出進一步說明,并已聯系愛投資平臺,希望雙方共同就此項目進行聯合風控調查。
愛投資也于10月8日發(fā)布公告稱,因首擔擔保和愛投資在合作過程中出現問題,需要等待擔保公司在聲明澄清該問題后,才會重新上線首擔擔保公司擔保的項目。10月9日,愛投資再度公告稱,由于首擔擔保工作人員工作失誤造成“烏龍事件”,雖然不是主觀故意,但對平臺和投資人都造成了不良影響,愛投資決定從本月起暫停首擔擔保項目上線以示懲戒。同時,愛投資風控經理也將與首擔擔保共同梳理擔保公司的風控流程,重新評估后,再決定是否合作。
對此,“一標兩借”的主角——首擔擔保亦發(fā)布官方說明稱,“關于某儀表項目,為了降低客戶的融資成本,及時滿足用款需求,我公司設計的方案是先在平臺操作三個月,然后在銀行成功操作該筆項目。原因是銀行審批時間大約1~2個月左右,但成本較低,前期我公司同時對接了銀行,愛投資和其他一家平臺。
首擔擔保還表示,國慶放假前夕,由于該公司部分風控人員提前離京,工作上出現了失誤,本應向某股份銀行提供的擔保函,錯誤地發(fā)向了其他平臺,本項目的所有反擔保措施(含他項權證)在9月下旬落實完畢,均為9月18日愛投資上線項目的反擔保措施。
P2P平臺亟待加強風控/
今年以來,與P2P平臺合作的擔保公司“失聯”及整頓等情況頻發(fā)。7月,融資涉及金額約40億元的擔保公司匯通信用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高層 “失聯”,愛投資等P2P平臺受牽連。此次,首擔擔保更是鬧出烏龍事件。由此可見,與擔保公司合作的P2P平臺對項目進行嚴格的風控審核顯得尤為關鍵。
“這說明現在的(平臺)標的主要集中在幾個擔保公司的手里,會存在一些風險問題。P2P的擔保體系無論運用什么擔保模式,核心是要對沖風險。目前,北京地區(qū)正常運營的線上平臺有130多家,而正常運營的融資性擔保公司,且資質較好的只有20家,這就相當于130多家平臺的風險都集中在20多家擔保公司身上,風險并沒有分散,反而變得更集中?!被ü鹑诜矫嫒耸肯颉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弑硎?。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錢海利認為,“出現‘一標兩用”,說明(P2P平臺)相對可靠的大標項目緊缺,高速增長的P2P網貸平臺數量,跟不上項目數量的需求,競爭的加劇導致P2P平臺其背后的風控不足。同時,也反映出部分P2P平臺由于信息不透明,很容易發(fā)生借款人重復質押等情況?!?/p>
共富網CEO隋阿寧對記者表示,此次“烏龍事件”,一方面反映出平臺在急速擴張的同時,需要加強風控及嚴格管理制度。面對監(jiān)管(政策出臺日期)的臨近和行業(yè)競爭加劇,很多平臺會搶在監(jiān)管政策出臺之前快速擴張。在此背景下,如果準備不充分,往往會帶來管理、人才、風控上的脫節(jié),平臺需要補足短板。本著為投資人負責的態(tài)度,平臺應就每一筆業(yè)務與線下項目方一一核對方可上線募集資金。
隋阿寧表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線下項目方相對于平臺來說,越來越占據主動優(yōu)勢地位。P2P平臺很難在短時間內創(chuàng)造一個線上的借款項目入口,因為這需要時間、人才、風控體系的積淀。未來,P2P平臺之間的競爭可能更多的是優(yōu)質借款項目之爭,而非投資資金之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