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 2017-05-10 09:41:38
中國智能手機品牌雖然進軍印度的時間不長,但近幾年發(fā)展勢頭迅猛。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CyberMediaResearch(CMR)前不久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VIVO、小米、OPPO、聯(lián)想占據了印度市場前五的位置,且這四家中國公司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已達40.3%,大大超過了三星。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智能手機品牌迅速搶占印度市場,不是像十年前那樣依靠打價格戰(zhàn),而是基于以下三個策略:一是主打迅速成長的中端市場;二是在雙攝像頭和指紋密碼方面的技術創(chuàng)新;三是大膽的營銷投入和渠道分成。
2014年進入印度市場的VIVO是第一個在印度設廠生產智能手機的公司。它主要依靠強有力的線下銷售,目前已在印度全國22個邦400個城市設立了網點。該公司2015年取得印度板球甲級聯(lián)賽的冠名權,2016年開始聘請寶萊塢巨星蘭威爾·辛格(RanveerSingh)作為形象大使。
同年進入印度市場的小米則主要依靠線上銷售。小米2016年第四季度的銷量占線上智能手機市場的29.3%,是線上市場份額最大的智能手機品牌。2016年3月至12月,小米在印度總共銷售了360萬部手機,年收入首次突破10億美元,成為繼中國之后的第二大市場。它目前在全國230個城市設立了350個銷售中心,并計劃擴展到500個銷售中心。
也是2014年進入印度市場的OPPO則主要在手機的設計、自拍功能和電池上下功夫。截至去年年底,OPPO在全國各地設立了550個銷售和維修中心。除了線下銷售,它還與著名電商Flipkart,Snapdeal,Amazon和Ptm結為戰(zhàn)略伙伴,并聘請了寶萊塢女明星迪皮卡·帕度柯妮(DeepikaPadukone)作為公司形象大使。OPPO全球副總裁兼印度市場負責人表示,目前印度消費者使用的手機已經實現印度生產,公司計劃在未來2-3年內,從印度市場向中東、北非、東南亞市場出口。
印度有近13億人口。隨著印度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智能手機市場潛力巨大,這為中國手機品牌走出去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據最新的市場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印度用戶計劃在未來的12個月內更換內存更大和電池待機時間更長的手機,而以前的市場調查顯示,用戶更新手機的周期是24到30個月。不過,從VIVO和OPPO的手機廣告遍布印度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出,中國手機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