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 2017-05-25 10:31:07
近來,共享單車的使用者越來越多,“共享單車”一詞也成為時下輿論討論的熱點。昨天,網上開始流傳一組圖片。圖片顯示,有人從一輛黃色的共享單車坐墊上找到一根針,而針的方向和位置,似有人故意為之。與圖片一同流傳的文字則更加驚悚:“騎車的時候請注意查看,有些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血染到針頭上。你要是被扎到你就被感染了……”
網傳圖片截圖。
這組圖片的出現引發(fā)眾多網友關注。不少受到驚嚇的網友紛紛將圖片通過微博和微信群進行轉發(fā),并提醒親友千萬要注意。
網友紛紛轉發(fā)網傳圖片。
這是真的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對此進行求證。
先來看看所謂的“艾滋針”到底會不會使健康的人感染艾滋病?記者在全國艾滋病信息資源網絡中國紅絲帶網上看到,艾滋病傳染途徑主要有三種,包括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其中性傳播和血液傳播是艾滋病主要傳播途徑。但醫(yī)學界普遍認為“艾滋針”使人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極低。
首先,科學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無法在空氣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一旦離開了人體的環(huán)境,艾滋病病毒很快就會喪失進行傳播的能力。如果在室外干燥的情況下,幾小時內病毒活性會減少90-99%,在體外無法生存繁殖。
其次,人體至少需要攝入200個艾滋病病毒才會造成感染。針頭上的血液和液體含量本來就少,病毒量則更少。因此,即使針頭上有病毒殘留,病毒數量也絕難達到致病條件。據悉,艾滋病病人用過的注射器,即使馬上刺入健康者的體內,感染的幾率也只有0.33%。
那么,到底有沒有因“艾滋針”而感染艾滋病的事例呢?據媒體報道,北京地壇醫(yī)院艾滋病病房就曾發(fā)生過護士對艾滋病病人注射后針頭掉下來剛好扎在護士腳上的事件,而后經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的艾滋病抗體追蹤檢測,未發(fā)現感染。而多年來,在10多個曾流傳過“艾滋針”謠言的省市中,無一人被證實因此而感染艾滋病。
記者發(fā)現,關于“艾滋針”傳聞,最早可以回溯到2002年。當時就有謠言稱,有人用沾有艾滋病病人血液的針頭扎人,以此傳播艾滋病。這些謠言在全國范圍內傳播,但很快被權威部門和媒體辟謠。
那么,有沒有發(fā)生過“共享單車坐墊被扎針”的事情呢?
今年2月中旬,《北京晨報》報道了一則有關摩拜共享單車的網帖。帖子中,一輛共享單車的座椅上竟然插著一根繡花針。當時,共享單車在全國多地剛剛投放,一些用戶在使用中出現了不文明行為,在坐墊上扎針就是其中一例,但與艾滋病無任何關系。
對于網傳“艾滋針”謠言,網傳圖片中涉及到的黃色共享單車ofo公司于昨天下午發(fā)表聲明:“ofo小黃車已經注意到近期在網絡上惡意散布的關于‘艾滋病針頭’的謠言。小黃車在第一時間對謠言中涉及的城市進行核實,沒有發(fā)現任何謠言中所說的相關情況發(fā)生。”ofo公司還表示,這些造謠者就是利用大家對艾滋病的不了解來制造恐慌,“我們強烈譴責這一不道德行為。請大家不傳謠,不信謠。對于這些大量散布的惡意謠言,小黃車目前已經掌握關鍵性證據并移交警方,謠言的始作俑者將受到法律制裁。”
本文來源: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作者:鄭子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