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0 18:37:53
2015年,云鋒金融(00376,HK)借殼上市。由于馬云作為其大股東,讓云鋒金融的股價一飛沖天。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于上市后業(yè)績持續(xù)虧損,云鋒金融的股價一跌再跌,似乎馬云的光環(huán)也在漸漸褪去。
不過就在上周,云鋒金融搞了一個大動作,聯(lián)合史玉柱、新浪等知名投資方,收購一優(yōu)質保險資產。此舉一出,8月18日云鋒金融的股價盤中一度大漲三成。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謝欣
交易對價高達131億港元
在8月17日晚間,云鋒金融公告宣布,公司與其他多個投資者作為買方與賣方(美國萬通國際MassMutual International LLC等)簽訂了股份購買協(xié)議。
買方以131億港元的總對價收購了美國萬通保險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通亞洲”)。而在整個交易中,云鋒金融支付的對價最多,達78.6億港元,占總對價的60%。
此外,眾多知名投資者都在跟投其中,如史玉柱實控的巨人網(wǎng)絡旗下公司、新浪、螞蟻金服旗下公司、新加坡主權基金等,而云鋒金融的大股東正是馬云、虞鋒。
云鋒金融董事長虞鋒表示,“云鋒金融的長期愿景是利用其金融科技能力,開發(fā)涵蓋信息技術、在線和線下平臺的金融服務生態(tài)圈,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及高質量的專家咨詢服務。本次交易是云鋒金融融合現(xiàn)有的金融科技服務與傳統(tǒng)的保險業(yè)務、成為大型金融集團的里程碑。”
美國萬通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羅杰•克蘭德爾表示,“本次交易代表著美國萬通及其投保人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我們更好的利用萬通亞洲長期的成功和價值的增值提供了獨特機遇。 與此同時,我們將利用我們在云鋒金融和萬通亞洲業(yè)務的股權繼續(xù)參與不斷增長的、有吸引力的亞洲市場。完成交易后,公司將會成為一個服務齊全的金融服務公司,為廣大客戶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客戶涵蓋高凈值人士和收入不斷增加的消費者群體。”
借收購實現(xiàn)扭虧為盈?
早在2015年,馬云與其一致行動人便入主了當時的瑞東集團,隨后改名為云鋒金融。
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馬云、虞鋒入主云鋒金融后,公司業(yè)績并不理想。在2016年,云鋒金融僅收入4610萬港元,虧損則達到了3.17億港元。而在上個月,云鋒金融發(fā)布盈利警告稱,在今年上半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初步估計超過2.3億港元。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云鋒金融還處于虧損中,但是公司稱截至6月30日公司現(xiàn)金及銀行存款超過35億港元。
此次云鋒金融購入的保險業(yè)務顯然能增加公司收入及盈利。萬通亞洲為一家獲授權保險人,獲授權在香港和從香港從事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長期、永久健康及退休計劃管理的長期保險業(yè)務。在2016年,萬通亞洲的保費及收費收入達68.75億港元,稅后溢利達11.19億港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