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8-10-29 10:50:09
銀行理財的凈值化轉型要求銀行資管必須填補權益投研短板,相應地也衍生出了大量權益投研人才需求。那么,公募基金經理愿意跳槽去銀行資管嗎?銀行資管為了“挖墻腳”又開出了怎樣的條件?
銀行資管開始到處挖人。記者了解到,部分銀行資管機構正在招聘權益投研經理。由于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對標公募基金,而且公募具備相對優(yōu)秀的投研能力,公募基金經理自然成為銀行資管最青睞的人才。
但是,公募基金經理愿意跳槽去銀行資管嗎?調研中發(fā)現,部分基金經理雖然對銀行資管頗有興趣,并注重對薪酬待遇和發(fā)展空間的評估,但現實與預期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兩者似乎有點談不攏。
銀行理財的凈值化轉型要求銀行資管必須填補權益投研短板,因此,相應衍生出了大量權益投研人才需求。“招募、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建立專業(yè)投研團隊,是未來銀行資管必須解決的問題。”多家銀行資管人士在采訪中給出了一致答案。
記者對國有行、股份行和頭部城商行公開招聘信息進行梳理后發(fā)現,兩家大型股份行和一家城商行正在公開招募權益投資經理。“我們今年8月就啟動了招聘工作。”一家大型股份行的資管人士透露,“很多銀行都在招人,一直在進行權益投研團隊的建設。”
銀行資管正在招募兩類權益投研人才:一類是傳統(tǒng)的基金經理,一類是FOF/MOM投資經理。傳統(tǒng)基金經理是銀行資管普遍需要的人才,主要負責凈值型理財產品股票投資,直接對投資業(yè)績負責。兩家大型股份行則另增了FOF/MOM投資研究崗,主要做MOM或FOF研究,對資產端和產品端進行績效歸因等。這些崗位普遍要求在相關投資領域有兩三年的投研經驗。
“這個要求顯然是鎖定了公募基金經理為挖人對象。”一位資管人士表示,凈值化轉型對標公募基金,因此招聘公募基金經理最合適。券商、保險資管、資管公司和私募也有權益投研人才,但投研水平相對而言顯得良莠不齊。
“公募基金經理都是一層層熬上來的,從研究員助理升到基金經理有七道層級,最少要熬七八年。”一位熟悉公募基金的業(yè)內人士介紹,全國只有1000多個公募基金經理。
“國內頂級FOF投資經理不超過十個,某方面突出的也只有四五十人。我們最近一直在進行招聘工作,但要招到合適的人才太難了。”一位FOF投資經理感慨。
供不應求的局面之下,投資經理對薪酬待遇的要求自然水漲船高。有數據統(tǒng)計顯示,基金經理的平均年薪在170萬元左右,業(yè)績優(yōu)、規(guī)模大的職場“老人”年薪更是平均達到200萬元,即便入行年數不長的,普遍也在100萬元以上。
“公募、險資等機構挖人時,年薪普遍上浮30%至40%,獎金待遇也較優(yōu)渥。”一位基金經理介紹。
“某上市股份行甚至以工資翻倍的條件在市場上招人。” 一位基金行業(yè)觀察人士補充說,“今年市場行情不好,基金經理的獎金懸了,正是一個挖人的好時候。”
“另外,資金規(guī)模大和客群大也是基金經理看重的因素,尤其是量化投資經理會比較感興趣,大型銀行資管在這方面有一定吸引力。”上述FOF投資經理分析。但他們對銀行資管也有一些顧慮,包括體制更復雜、決策權有限、溝通成本高等。
基金經理的訴求已然明晰。招聘工作順利與否的關鍵在于,銀行資管能否滿足這些訴求?
“我們正在對薪酬結構做相應調整,權益投研人才的薪酬待遇肯定比其他同級別崗位高很多,但離基金經理的預期還有一定差距。”一位負責招聘事宜的股份行資管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經理預期的薪酬水平比許多銀行高管的薪資都高出很多,這對銀行而言是個現實問題。
“我們權益投研人才的薪酬體系正在向公募基金靠攏,將收入與業(yè)績掛鉤,但是掛鉤程度要低一些,因此收入相對更穩(wěn)定。”他補充道,大型銀行資管都在籌備理財子公司,未來自主決策權會更大一些,但還是會有一些限制。
如果薪酬待遇和發(fā)展空間兩大關鍵因素都不能完全滿足,銀行資管要從公募基金挖人,似乎不太容易。
“對公募基金的成熟型人才,我們是有點遙不可及。所以我們計劃招一些對權益投研有興趣,愿意和我們一起成長的人。”上述股份行資管人士認為,那些認可銀行資管平臺、想獲得相對穩(wěn)定收入、看重銀行資源的基金經理可能更適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