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0 00:47:43
光大證券3月19日晚發(fā)布公告下修了2018年的業(yè)績預告,預計2018年凈利潤約為1.03億元,與2017年度相比減少96.6%。此次業(yè)績下修主要源于,全資子公司投資項目出現(xiàn)風險,擬計提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所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光大證券方面正在調查評估相關情況及其影響,并積極督促光大資本及其子公司采取境內外追償?shù)忍幹么胧跃S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吳永久
光大證券3月19日晚發(fā)布公告下修了2018年的業(yè)績預告,預計2018年凈利潤約為1.03億元,與2017年度相比減少96.6%。此次業(yè)績下修主要源于,全資子公司投資項目出現(xiàn)風險,擬計提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所致。
同時,光大證券還公告收到了上交所的監(jiān)管工作函。據(j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光大證券方面正在調查評估相關情況及其影響,并積極督促光大資本及其子公司采取境內外追償?shù)忍幹么胧?,以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光大證券曾于2019年1月26日披露了2018年年度業(yè)績預減公告,預計2018年度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55%左右。而3月19日晚間,光大證券發(fā)布了修正業(yè)績公告,預計2018年凈利潤約為1.03億元,與2017年度相比減少96.6%。
之所以兩次業(yè)績預告有差異,主要是緣于公司計提了相關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本次計提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共計減少公司2018年度合并利潤總額約15.2億元,減少合并凈利潤約11.4億元。
對于本次計提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的原因,光大證券表示,由公司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下屬子公司光大浸輝擔任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的浸鑫基金投資期限于2019年2月25日屆滿到期,因投資項目出現(xiàn)風險,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計劃實現(xiàn)退出。經公司進一步認真核查和評估,綜合考慮前述公告中提及的《差額補足函》等各項因素,基于謹慎性原則,計提了相關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
3月19日晚,光大證券還公告收到了上交所的監(jiān)管工作函。這份監(jiān)管工作函的相關要求包括“光大證券應當全面核查前期光大浸輝下設基金對外投資項目損失及差額補足義務等事項,查明是否已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和決策程序,并核實相關責任人員”等四項。
事實上,在今年2月1日晚間,光大證券就曾對光大資本的海外投資項目風險予以了公告。
2016年,光大資本下屬子公司光大浸輝聯(lián)合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設立了浸鑫基金,并擬通過設立特殊目的載體的方式直接或間接收購境外MPS公司65%的股權。光大資本作為劣后級合伙人之一出資6000萬元。到了2016年5月,浸鑫基金完成了對MPS公司65%股權的收購。但之后,由于MPS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計劃實現(xiàn)退出,從而使得基金面臨較大風險。
據(jù)了解,在浸鑫基金成立之初,暴風集團、馮鑫就與光大浸輝簽署了收購MPS股權的回購協(xié)議,馮鑫向光大資本、光大浸輝出具了《承諾函》,約定暴風集團及馮鑫對浸鑫基金所投項目即MPS公司65%股權承擔回購義務。浸鑫基金據(jù)此得以設立。但截至目前暴風集團及馮鑫未履行回購義務。
而對于市場曾擔憂的光大資本是否需要對浸鑫基金兩名優(yōu)先級合伙人所謂的差額補足義務負責,光大證券方面3月19日晚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jù)目前所掌握的情況,差額補足義務的性質判斷存在不確定性,具體責任仍未經法律證實。”
另外,對于此次的大額計提,光大證券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經公司進一步認真核查和評估,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基于謹慎性原則,從會計處理上計提了相關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本次計提是一項會計處理,不代表本公司承擔相關責任或放棄相關權利。所有相關事宜,請以公司公告內容為準。 ”
此外,3月19日晚光大證券方面還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調查評估相關情況及其影響,并積極督促光大資本及其子公司采取境內外追償?shù)忍幹么胧跃S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