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03 21:03:55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
4月3日,中國新能源海外發(fā)展聯盟發(fā)布《“一帶一路”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合作路徑及其促進機制研究》,報告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快速增長的電力需求給中國企業(yè)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機會。
報告指出,中國參與“一帶一路”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空間大、前景廣,且已形成了電力境外工程總包(EPC)、境外建廠、境外并購、境外研發(fā)等為主的可再生能源國際開發(fā)合作模式。其中,EPC是中國對外承攬工程項目的主要方式,2016年占對外承攬工程總數量的80%。
同時,報告建議,在2020年之前,中國以參與“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區(qū)域可再生能源項目為主,擴大可再生能源項目海外投資的宣傳和推廣,提升中國可再生能源企業(yè)的國際影響力;在2020-2025年后,逐步完善可再生能源一體化項目的開發(fā)及智慧能源、微電網等項目的應用和推廣。
報告提出,中國企業(yè)應重點抓住新亞歐大陸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及中非合作機制等三個100GW級別的重點可再生能源市場開發(fā)的戰(zhàn)略性發(fā)展機遇,以光伏、風電為主線,積極開發(fā)生物質、地熱能項目。
不過,報告也指出,中國參與“一帶一路”可再生能源合作仍面臨諸多問題,主要障礙包括項目融資成本過高、中國標準的國際認可度不高、沿線國家可再生能源扶持力度不足及存在相關法律和政策風險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