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15 15:40:17
香港樓市是真的要“破頂”,還是被渲染出的“瘋狂”?
每經記者 陳夢妤 林菁晶 每經編輯 魏文藝
繼去年底小幅下挫之后,近期香港樓市反彈之勢令人咂舌。
幾天前,香港龍頭地產商新鴻基地產位于北角的海璇項目,其中一套僅26平方米的小戶型以1090.98萬港元成交,每平方米售價高達42萬港元!
連續(xù)9年榮獲全球最高房價“殊榮”的香港如今已是“獨孤求敗”,能和自己競爭的唯有自己。
“香港樓市的瘋狂,很大因素是媒體和開發(fā)商的渲染,并不是真正的瘋狂。”國際資管公司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chuàng)始人黃立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香港樓市確實出現了一些小陽春,這建立在去年下調了大概5%~10%的背景之下,但其實成交量并沒有上來。”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盡管遭遇了被空置稅嚇趴的半年,但連續(xù)9年“全球房價最高城市”的盛名不是白冠的,香港似乎也并不愿意這么快交出這一名號。
在傳出將開征空置稅的半年多里,香港樓市一度被外界評價為“極盛轉衰”,看空香港樓市的機構一家接著一家。香港土地注冊處數據顯示,2018年12月,香港住宅銷售量僅有2060套,相較于當年6月份高峰期的6713套,降幅達69.3%。
不過這種降溫并沒有維持多久。
據《香港經濟日報》,會德豐、新世界發(fā)展、億京發(fā)展同時推新項目,僅一個周末就成交1220宗,套現約80億港元。另據香港土地注冊處數據,香港4月一手私宅錄得2788宗,較3月近乎翻倍,創(chuàng)31個月新高;涉及注冊金額約278.11億港元,較3月增加約82.5%。
瑞銀則趁熱打鐵地發(fā)布了一份研報,表示“即便香港已是全球最貴的房地產市場,但該地區(qū)的房價在未來十年還會繼續(xù)上漲”。
而在去年9月香港超低息環(huán)境結束之際,瑞銀曾發(fā)布警告稱“香港面臨最嚴重的樓市泡沫風險”,并表示“市場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監(jiān)管部門冷房價的措施效果并不明顯”。
對于本輪上漲,瑞銀駐香港房地產研究部主管林鎮(zhèn)鴻認為,香港房價的上漲主要原因是大灣區(qū)項目將內地的一些城市與香港融為一體,新涌入的購房者將抵消當地人口老齡化而導致的住房需求下降。隨著大灣區(qū)計劃的實施,居民流入將成為關鍵,這將延續(xù)香港房價過去20年的上漲趨勢。
自2003年起,香港樓市曾創(chuàng)造連續(xù)15年上漲的“神話”,漫長的上漲周期一直持續(xù)到2018年7月,但其上半年的漲幅高達13%。
隨著全球樓市呈現下跌趨勢,去年7月之后,香港的下跌窗口敞開,到當年12月底,銷量同比去年大降5%~10%。其中,僅去年11月單月跌幅就達到3.43%。
如前所述,這場被稱作香港樓市近年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下跌并沒有延續(xù)太久。這讓一些此前看空香港樓市的地產大佬也迅速轉變觀念,如中原地產創(chuàng)辦人施永青,年初還預測“樓價全年最多跌8%”,如今卻改口稱“預計今年樓價有望升12%~15%”。
據香港差響物業(yè)估價署最新公布的官方樓價指數顯示,今年3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77.5點,按月升2.9%,創(chuàng)30個月單月升幅最大。由去年12月至今年首季度,樓價指數連漲3個月,今年首季累計上升5%。
但在黃立沖看來,香港樓市呈現火爆主要還是“人為因素”導致。“整個產業(yè)鏈有太多開發(fā)商和各種從業(yè)者需要靠樓市吃飯,他們不太愿意唱衰,但凡有機會一定會刻意營造氣氛來推盤。”
相比之下,超人李嘉誠倒是顯得頗為“真心”。年初接受香港無線新聞采訪時,他坦言:“今年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大家都要小心點。香港的朋友,要量力而為,如果是買來自己住的,分期付款沒有問題,便應該買;千萬不要買來炒,因為波動大。”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亦告誡稱:“香港樓價對于市民的收入比例相當高,盡管香港目前的放貸利率仍比較低,但貸款年期長,市民需要小心衡量自己的還款能力。”
(文章來源:鎂刻地產原創(chuàng),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