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02 13:31:23
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對普通投資者而言,ETF也可以像普通股票一樣,在被拆分成更小交易單位后,在交易所二級市場進行買賣。這樣投資者只要賺了指數(shù)就賺錢,再也不用研究股票,擔心踩上地雷股了,此外,ETF交易成本也很低廉,只有交易傭金。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節(jié)前僅有4個交易日,市場多處于觀望狀態(tài),以區(qū)間成交均價計算,6只指數(shù)ETF本周合計凈流入約17億元,其中上證50ETF凈流出19.62億元,中證500ETF凈流入25.57億元。
節(jié)前資金逆勢掃貨中證500
節(jié)前一周,滬深兩市四個交易日成交4.44萬億元,其中滬市本周成交2.1萬億元。截至最新收盤,滬指報收于3568.15點,全周下跌1.24%,深證成指收于14309.01點,全周下跌0.34%。
本周主要股指以及相關ETF表現(xiàn)
本周主要股指漲跌互現(xiàn),上證50、科創(chuàng)創(chuàng)業(yè)50、創(chuàng)業(yè)板指和滬深300分別上漲了1.65%、1.43%、1.15%和0.35%,而中證500和科創(chuàng)50則分別下跌了3.75%和0.46%。
在跟蹤主要指數(shù)方面,本周6只主要指數(shù)ETF份額除上證50ETF和創(chuàng)業(yè)板ETF分別減少了6.07億份和0.62億份外,其余均出現(xiàn)增加,科創(chuàng)50ETF、中證500ETF、滬深300ETF和雙創(chuàng)50ETF分別增加了4.91億份、3.17億份、1.1億份和0.3億份。
整體看來,節(jié)前4個交易日,資金紛紛處于觀望狀態(tài),以區(qū)間成交均價計算,6只指數(shù)ETF本周合計凈流入約17億元,其中上證50ETF凈流出19.62億元,中證500ETF凈流入25.57億元。
九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兩市成交額再度萎縮,全日成交約9500億元,時隔49個交易日重返萬億下方。對于近期市場走勢,有券商表示,長假后市場有望迎來反攻,且三季度業(yè)績對于節(jié)后公司漲跌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在價格韌性延續(xù)且相對業(yè)績優(yōu)勢明顯的背景下,繼續(xù)看好上游品種的表現(xiàn);同時對于價值股維持逐步增持的建議,建議投資者左側布局券商、建筑、電力,消費類核心資產以及港股互聯(lián)網龍頭。
證券相關ETF獲資金青睞
在行業(yè)主題ETF方面,本周份額增長超過1億份的有19只基金,證券ETF、券商ETF和證券基金份額分別增加了12.97億份、10.64億份和4.99億份。
此外,本周跌幅超10%的稀土基金也增加了2.33億份。
在資金流出方面,本周有8只行業(yè)主題ETF份額減少超過了1億份,酒ETF、飲食ETF和食品飲料份額分別減少了2.3億份、1.89億份和1.86億份。
總體看來,在320只行業(yè)主題ETF方面,本周份額增加的有189只,減少的有131只,過半數(shù)基金份額出現(xiàn)了增加。
節(jié)前能源化工暴漲
商品ETF本周除能源化工暴漲11.21%外,其余品種普遍下跌,有色ETF下跌3.15%,豆粕ETF和黃金相關ETF集體下跌約1.1%;此外份額上,黃金ETF(518880)和黃金9999(159937)分別增加了2.05億份和1.55億份。
跨境ETF本周成交額超過1億元的有17只,其中教育ETF跌超4%;份額上,中概互聯(lián)、恒生互聯(lián)、恒生ETF和恒指科技份額分別增加15.65億份、8.72億份、3.38億份和3.01億份;港股通50減少了1.34億份。
前三個季度資金看好消費、基建
從今年前三個季度來看,在行業(yè)主題ETF方面,28只基金份額增加超過了10億份,醫(yī)療ETF份額更是增加超過了百億份。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份額增加排在前列的ETF年內都實現(xiàn)份額拆分,如醫(yī)療ETF、消費ETF、醫(yī)藥ETF和酒ETF等。
此外,基建50、傳媒ETF和軍工ETF份額分別增加了48.01億份、37.07億份和35.27億份。
而在資金流出方面,有17只ETF在今年前三個季度份額較少超過了10億份,其中芯片ETF(159995)、5GETF(515050)和芯片ETF(512760)份額分別減少了88.83億份、48.94億份和40.96億份。
以區(qū)間成交均價計算,2只芯片ETF前三個季度合計凈流出約180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