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12 11:16:35
◎立訊精密與奇瑞方面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公司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yè)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fā)及制造。
◎立訊精密控股股東立訊有限還擬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文多
業(yè)績下滑,股價回落,備受投資者推崇的“果鏈”板塊,其投資邏輯似乎有了大變化。
與此同時,“果鏈”產業(yè)鏈企業(yè)也在紛紛尋找新的增長點,如藍思科技(300433,SZ)將目光瞄準了光伏,長盈精密(300115,SZ)則在大力布局動力電池結構件業(yè)務。在2月11日晚間,立訊精密(002475,SZ)也宣布擬與奇瑞新能源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yè)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fā)及制造。與此同時,立訊精密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訊有限”)更是準備砸百億元投資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控股”)等“奇瑞系”公司股權。
“公司的中長期目標是成為汽車零部件Tier 1領導廠商。”立訊精密表示。
據立訊精密公告稱,2月11日,公司與奇瑞控股、奇瑞新能源、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股份,上述3家公司以下統稱為奇瑞集團)于蕪湖共同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為雙方奠定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在該協議基礎上,公司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yè)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fā)及制造,為公司汽車核心零部件業(yè)務提供前沿的研發(fā)設計、量產平臺及出海口。
按照約定,雙方盡各自最大努力促成合作子公司于上述協議簽署后3個月內成立。合作子公司擬采取立訊精密認繳5億元持有注冊資本的30%、奇瑞新能源認繳11.67億元并持有注冊資本的70%的股權結構,每1元注冊資本的認繳價格為1元。
立訊精密還在公告中透露,上述合作協議簽署當日,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與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基金企業(yè)(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青島五道口)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協議約定立訊有限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
立訊精密表示,交易完成后,立訊有限不對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構成控制。
據啟信寶,目前青島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46.77%股權,系奇瑞控股第一大股東;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蕪湖瑞創(chuàng)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奇瑞控股27.68%、25.55%股權。
奇瑞集團在今年1月初發(fā)布了2021年年度銷量數據,其2021年累計銷售汽車達到歷史性的96.19萬輛,同比增長31.7%。其中,出口26.92萬輛,同比增長136.3%;新能源汽車銷量10.9萬輛,同比增長144.6%。2022年,奇瑞集團提出了確保年銷量150萬輛、力爭200萬輛,年營業(yè)收入2000億元的目標。
在立訊精密看來,奇瑞集團于汽車行業(yè)深耕多年,在整車領域擁有完整的技術和產品研發(fā)體系,尤其在整車制造環(huán)節(jié)擁有獨立自主平臺,能夠為奇瑞汽車及其他品牌商提供從整車開發(fā)到量產的綜合服務,在業(yè)內具備強大、領先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
“(合作)旨在全方位強化公司汽車業(yè)務戰(zhàn)略布局,充分借助奇瑞集團在新能源整車領域的深厚技術沉淀和終端品牌資源,設立合資公司并將公司多年來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技術與客戶資源進行跨界賦能。”立訊精密表示。
立訊精密大舉造車的背后,似乎與“果鏈”景氣度變化有直接關系。根據藍思科技、長盈精密此前披露的2021年度業(yè)績預告,預計其盈利同比有不小幅度的下降。疫情因素、用電受限、供應鏈缺芯、原材料漲價等成為“果鏈”企業(yè)業(yè)績變化的主要原因。
截至目前,立訊精密尚未公開披露其2021年全年的業(yè)績情況。不過,以2021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分析,立訊精密的情況可能也不樂觀。
去年第三季度,立訊精密營收329億元,同比增長42.42%,環(huán)比增長21.15%;歸母凈利潤為16億元,同比下降25.28%,環(huán)比下降8.01%;扣非凈利潤為14.7億元,同比下降21.4%。這份業(yè)績明顯低于市場預期。
彼時,立訊精密在財報中解釋稱,外部環(huán)境持續(xù)復雜多變,上游材料短缺、價格上漲、運輸能力下降及運輸成本上升等因素對公司獲利能力及部分產品的出貨造成一定影響。加之部分重要產品線因客供物料供應不足,均發(fā)生量產落地與出貨時間的遞延,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凈利潤、存貨、營業(yè)費用等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消費電子的核心領域之外,立訊精密此前已在連接線、充電器等設備上外延,2021年上半年,立訊精密“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業(yè)務”的營業(yè)收入為17.74億元,同比增幅為38.99%,占公司營業(yè)收入的比例為3.68%。
綜合來看,券商對立訊精密汽車相關業(yè)務的布局較為看好。浦銀國際證券認為,消費電子公司強大的電子制造能力,正是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過程非常需要的能力,汽車電子有望在更長的時間維度推動立訊精密的成長。在國盛證券看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持續(xù)放量,國內外客戶逐漸導入,有望成為立訊精密新的增長動力。
回顧過去的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fā),新能源滲透率創(chuàng)新高,從企業(yè)競爭來看,2021年車企對新能源的投入空前火熱,競爭愈發(fā)激烈。截至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基本形成了“兩超多強,新勢力崛起”的格局。趕了個晚集的立訊精密能否成功還需時間來驗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8681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