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0 23:06:51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彭水萍
11月17日下午,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2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fā)展峰會在成都舉行。
其中,在以“金融科技賦能下的財富管理新格局”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huán)節(jié)中,浙商證券總裁助理、財富管理事業(yè)部總經理胡南生就券商成功轉型財富管理應具備哪些關鍵要素,弱市中券商財富管理業(yè)務要如何前行等話題進行了分享。
胡南生 主辦方供圖
近年來,浙商證券圍繞財富管理與機構經紀突破勢能,相關業(yè)務行業(yè)排名持續(xù)提升。
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核心四要素
談及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胡南生坦言,“券商財富管理能不能成功是行業(yè)性問題。在他看來,券商轉型財富管理最核心的有四個要素:高端客戶、高端員工、豐富配置型產品、具有標準化賦能型的管理模式。
在發(fā)言中,胡南生對這四要素進行了詳解。第一是目標客戶,“從財富管理的角度,財富管理首先是為中高端客戶服務的,因為中高端客戶的認知和客觀需要,這是作為一個產業(yè)或者作為一個業(yè)務模式成立的前提。”
第二是人員配置。原來券商立足于經紀業(yè)務的低端思維已經嚴重制約了其放眼當下財富管理市場,“所以我覺得券商要做財富管理業(yè)務,首先要跳出券商,立足于金融市場。金融行業(yè)有太多非常優(yōu)秀的人,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憑什么吸引高端的人?就涉及到一個機制問題,機制應該是顛覆性機制,不是按照原有的模式。”
第三個就是所謂服務,“財富管理本質是風險管理,風險管理前提是不同策略、不同資產、不同產品要非常豐富,在豐富基礎上排列組合,做好適配性。所以產品更多是配置型為主。”
第四個要素就是憑什么把這些人和產品,和相關要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管理模式,“怎么通過標準化模式實現可持續(xù)可復制的成功。因為財富管理本質是零售業(yè)務,是體系構建,必然要牽涉到可復制性,另外總部應更多是賦能型,而不是簡單的下任務。如果只會給分支機構帶來壓力,你是沒有價值的。”
券商財富管理發(fā)展空間大
近年來,券商在財富管理板塊有諸多發(fā)力點,但是一旦市場環(huán)境不好,比如基金發(fā)行遇冷、交易傭金下滑,財富管理相關業(yè)務都受影響。對此,券商應如何應對?
胡南生認為,雖然今年來市場走弱對券商財富管理業(yè)務造成一定影響,但轉型的大方向應堅定不移,“當下面臨的情況怎么來調整,浙商證券這幾年轉型,我們走的特色是私募為主導,向下延伸公募,向上延伸配置型產品。”
同時,胡南生進一步分享了在當下的市場環(huán)境下,浙商證券財富管理業(yè)務的應對策略,“當下遇到這種狀況怎樣改變?首先,我們嘗試的策略就是以新促老,當下中國大量金融機構還有優(yōu)秀人員,尤其是在銀行端、信托端和三方端。如果券商有很好的機制平臺,我們通過引進大量優(yōu)秀的人員,以新促老。”
第二就是產品端,當下適配的產品像雪球類、指數類,尤其指數增強類,必須要力推。
第三個就是必須引導員工擴大財富管理的客群,我們原有員工客群太窄太低端,要借這樣一個歷史性時機去延伸更高端客戶,擴大新的客群。相比銀行,現在券商財富管理客戶規(guī)模還是很小的,就像浙商證券管理規(guī)模只有500億元,一個招商銀行就達到了10萬億元,我們500億元翻十倍也才5000億元。所以這里面視野要放開,我們認為跌下來是大好的機會,更重要是有沒有看明白,看明白了知行就合一了。沒有知行合一是因為沒有看明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