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4 19:55:59
◎國內MCN機構出海的意義,一是國內機構七大業(yè)態(tài)內容的延伸,二是構建生意增長新通道,三是走出去,樹立文化自信和商業(yè)話語權。
每經記者 王紫薇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出海潮涌,這已不僅僅是企業(yè)商家的選擇,MCN機構也在積極布局、試水這一風口。
3月23日,在克勞銳新媒體大會“浪潮之下-內容電商出海分論壇”上,克勞銳指數研究院院長黃鑫分享的數據顯示,接近30%的MCN機構開始涉及出海。
其中,26.6%的MCN機構正在入局嘗試出海,14.9%的機構正在籌備和觀望。在海外地區(qū)的布局中,東南亞地區(qū)成為MCN機構關注的出海重點地區(qū)。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期間,東南亞電商GMV從109億美元增長至131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4%。短視頻與直播電商成為電商出海的新動向。
黃鑫認為,國內MCN機構出海的意義,一是國內機構七大業(yè)態(tài)內容的延伸,二是構建生意增長新通道,三是走出去,樹立文化自信和商業(yè)話語權。
在會上,TikTok Shop平臺跨境電商內容負責人劉欣怡表示,目前國內電商企業(yè)及機構出海在運營經驗及能力上具備較強優(yōu)勢。而內容,仍是創(chuàng)造新消費場景、拓寬品類增長賽道的抓手。
TikTok直播電商機構Newme創(chuàng)始人顧俊認為,國內企業(yè)出海的優(yōu)勢在于供應鏈整合能力及短視頻直播運營經驗,而劣勢在文化價值觀融合能力不足,缺乏全球化團隊操盤方法。其中,業(yè)務運營的“本地化”尤其重要,其指的是更好的原生感與用戶信任感,更本地化的協(xié)作方式與更多的主播選擇,以及更快速、高性價比的履約。
他同時表示,內容電商出海的關鍵在兩大方面:其一,分段完善建制,合理拆分階段;其二,戰(zhàn)略匹配戰(zhàn)略級組織和耐心。
內容直播在國內的發(fā)展已進入成熟期,2022年更被媒體稱為“屬于內容電商的一年”,MCN機構經過前幾年的增長期,在過去一年仍不斷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過去一年,“MCN”機構新增577家,搜索“網紅孵化”,相關企業(yè)新增409家。
克勞銳總經理張宇彤告訴記者,這一年不少MCN機構過得“比較痛苦”,原因在于外部競爭環(huán)境以及內部自身的方向調整等。對于國內直播電商目前所處的階段,張宇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直播帶貨遠未達到紅海期,其增長的空間還很大。
“快手、抖音平臺的用戶還沒有完全養(yǎng)成在這些平臺購物的習慣。隨著用戶的逐漸習慣和信任,直播帶貨的銷售額也將不斷提升。”張宇彤說。
黃鑫分享的數據顯示,達人經濟的市場規(guī)模仍在不斷增長。statista預測近3年,中國國內直播電商的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4.9萬億人民幣。
對于店播這種新型直播方式的出現,是否會對網紅帶貨產生沖擊,張宇彤告訴每經記者,店播和達人帶貨本來就是不同的銷售方式,各有優(yōu)勢,雙方是互補關系。她表示,直播帶貨的增長主要依賴于內容的支撐,背后的內容越好,銷售額也就越高。
此外,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逐漸改變,直播帶貨的客單價也在不斷提高,這為直播帶貨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