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8 23:32:10
每經編輯 黃勝
4月28日,中汽協(xié)官方發(fā)布《關于汽車數據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第一批)》,其中,比亞迪、理想、路特斯、合眾新能源(哪吒汽車)、特斯拉、蔚來6家企業(yè)的76款車型符合汽車數據安全4項合規(guī)要求。
從具體車型來看,特斯拉國產Model 3、Model Y均符合汽車數據安全合規(guī)要求,是當中唯一一家符合合規(guī)要求的外資企業(yè)。
據第一財經,特斯拉方面稱,各地已陸續(xù)解除對特斯拉等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禁行禁停限制。
據央視財經,馬斯克在本周財報會表示,現在“自動駕駛”是特斯拉第一要務,且放出狠話稱,如果不相信特斯拉會解決自動駕駛問題,就別做他們的投資者。此外,關于廉價車型,馬斯克表示還在計劃中,預計明年年初或今年年底就會發(fā)布。兩者加持下,特斯拉股價上漲12%,市值重返5000億美元上方。馬斯克再次超過扎克伯格,成為世界第三大富豪。
央視新聞消息,應中國貿促會邀請,今天(28日)下午,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抵達北京,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會見馬斯克,就下一步合作等話題進行交流。另據玉淵譚天,馬斯克抵達北京時稱:很高興看到電動車在中國取得進展,未來所有汽車都將是電動的。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第一財經,特斯拉方面沒有就馬斯克此次訪華的具體行程進行回應。不過就馬斯克此前在社交媒體上的表態(tài)來看,預計他此次訪問將推動全自動駕駛(FSD)軟件的中國落地,以及自動駕駛數據跨境傳輸許可等問題。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4月20日表示,特斯拉可能很快就會向中國客戶提供全自動駕駛軟件功能FSD。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回復一位用戶詢問特斯拉將何時在中國推出FSD時表示:“可能很快就會實現。”
特斯拉早在四年前就推出了FSD功能,但該功能尚未在中國上市。包括蔚來、小鵬、問界等中國汽車制造商一直在尋求通過推出自動駕駛軟件來獲得電動車的優(yōu)勢。
眼下,特斯拉正面臨著增長困境。如今特斯拉寄望于更平價的車型、完全自動駕駛系統(tǒng)(下稱FSD),以及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來擺脫低谷。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 目前,特斯拉的FSD已進入V12.3階段。3月份,特斯拉向北美車主推送了FSDV12.3.1版本,引入了“端到端神經網絡”技術。這一技術通過對超百萬輛車的行車數據進行深度學習,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影響車輛控制,如操作方向盤踏板、轉向燈等,而不是對每一種駕駛行為進行硬編碼,這標志著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又一次飛躍。
馬斯克曾稱,60億英里行駛里程是FSD系統(tǒng)實現質變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FSD系統(tǒng)的真實路況總里程已達12.5億英里(約20億公里)。特斯拉方面預計,按照目前的速度,FSD累計行駛里程有望在5月底達到20億英里,并在一年之內達到60億英里。
圖片來源: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
為了推動FSD的覆蓋范圍,近日,特斯拉在美國先后下調了FSD按月訂閱價和套餐購買價:FSD訂閱價格從每月199美元降至99美元,降幅為50.25%;FSD套餐購買價從1.2萬美元下調33%至8000美元。
特斯拉在財報會議上稱,FSD距離全面商用僅“一步之遙”,一旦實現,這項技術將成為特斯拉的“現金奶牛”,為其帶來豐厚的利潤。
對于FSD的創(chuàng)收能力,高盛分析師Mark Delaney團隊去年11月的一份報告稱,盡管FSD仍處于測試階段,但其年收入已經達到了10億~30億美元。該團隊認為,從有利的方面看,隨著全球范圍內特斯拉電動車的增長,“我們相信,到2030年,特斯拉的軟件相關收入每年將達到數百億美元(主要來自 FSD)。”
不過,Wedbush董事總經理、資深股票分析師Daniel Ives在發(fā)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表示,“FSD和自動駕駛是特斯拉的一項關鍵長期戰(zhàn)略,雖然前景廣闊,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監(jiān)管和技術上的挑戰(zhàn),特斯拉必須在未來幾年內逐步克服這些挑戰(zhàn),才能實現馬斯克的戰(zhàn)略愿景。”同時,他提到,在未來一年內,重新加速單位增長才是特斯拉的重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第一財經、央視財經、央視新聞、玉淵譚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