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14 22:19:22
年輕人不再“迷戀”韓國
近日,微博話題#韓系在中國為什么不火了#熱度居高不下。其中提到了韓國化妝品、韓國服務甚至是韓系車在華市場正在逐步縮減,被國產品牌或是其他國家品牌代替,失去昔日被國人追捧的吸引力。 (聞旅)
瑞幸的反噬開始了
接連被爆出的品控問題,反映出瑞幸正在被價格戰(zhàn)反噬。前不久,“瑞幸咖啡冰塊霉變”事件上熱搜。湖北消費者王先生在瑞幸買了幾杯咖啡,喝了幾口才發(fā)現里面的冰塊已發(fā)霉。 (金角財經)
澳洲酒回歸攪動中國葡萄酒市場
有葡萄酒經銷商表示,澳洲葡萄酒此前退出中國市場,給了國產葡萄酒品牌一定的發(fā)展空間。隨著澳洲葡萄酒回歸,國內葡萄酒市場格局或將被打亂重組,對某些國產葡萄酒品牌、產區(qū)而言,或許是個機會。 (北京商報)
餐館“拍黃瓜”終于不怕被罰了?
“拍黃瓜”無需專設操作間、零食店可現場制售面包咖啡、咖啡酒吧等多業(yè)態(tài)可以在同一門店經營。近日,上海宣布實施食品經營新規(guī),為餐飲多元業(yè)態(tài)“松綁”。 (紅餐網)
良品鋪子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2023年底,良品鋪子官宣,公司300多款產品平均降價22%。對良品鋪子而言,倘若降價能夠實現薄利多銷將是最好結果。但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可能會很骨感。 (市值觀察)
那英之后,歌手的營銷怎么做
第一次直播的《歌手2024》,被那英的表情包帶飛,點燃了文娛市場。而后,韓紅回應網友意見喊話節(jié)目組“請戰(zhàn)”,將節(jié)目熱度又一次引爆。 (娛樂資本論)
網紅書店如何更好求生?
“五一”假期過后,年輕人的網紅打卡點“蔦屋書店”北京首店的客流量明顯減少,與它4月開業(yè)初期“門庭若市”的火爆程度相比,境況可謂天壤之別。 (Tech星球)
5.5G商用,噱頭大于實際?
當前5.5G已經商用,但目前只在部分城市的部分地區(qū)才能體驗。從運營商側來看,整個行業(yè)都表現出較高的期待。但從手機側來看,更多的是處于觀望狀態(tài)。 (鈦媒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