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16 17:17:47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今年3月,首套“1000噸/年二氧化碳加氫制汽油”中試裝置在山東鄒城工業(yè)園區(qū)成功啟動,生產出達到國VI標準的清潔汽油產品。通過大連化物所的Na-Fe?O?/HZSM-5復合催化劑,將二氧化碳直接轉化為高價值汽油,這是《自然-通訊》認可的“CO2催化轉化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另一方面,相變遷移驅動的海水直接電解氫已經突破。且生產成本低至3000元/噸。這是否對貴司日后的勘探開采海洋石油帶來負面影響?
潛能恒信(300191.SZ)8月1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二氧化碳加氫制汽油技術和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的發(fā)展,對于能源領域來說都是積極的進展,它們提供了新的能源解決方案,有助于推動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傳統(tǒng)能源企業(yè)要關注這些技術的發(fā)展動態(tài),并積極探索與之相關的潛在商業(yè)機會。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