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31 19:14:07
◎今年三季度,投資和場外交易活動增加,促進了全球黃金需求并推高金價。此外,投資者的“錯失恐懼癥”也是推動三季度黃金需求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受到未來美聯(lián)儲降息前景的影響,加之美國大選不確定性與中東局勢升級,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迎來投資者的較高追漲熱情。
每經記者 陳植 每經編輯 張益銘
迭創(chuàng)新高的黃金價格,進一步激發(fā)全球黃金需求。
10月30日,世界黃金協(xié)會(World Gold Council)發(fā)布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下稱《報告》)指出,隨著三季度金價連創(chuàng)歷史新高,按美元計價的黃金需求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35%,刷新歷史新高。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高金價導致金飾、金幣和金條等實物黃金需求雙雙減弱,黃金ETF與場外交易成為支撐三季度黃金需求增加與金價持續(xù)堅挺的重要資本力量。
世界黃金協(xié)會資深市場分析師Louise Street表示,今年三季度,投資和場外交易活動增加,促進了全球黃金需求并推高金價。此外,投資者的“錯失恐懼癥”也是推動三季度黃金需求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受到未來美聯(lián)儲降息前景的影響,加之美國大選不確定性與中東局勢升級,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迎來投資者的較高追漲熱情。
他指出,未來黃金投資流向的變化或將持續(xù),將黃金需求和金價水平繼續(xù)維持在高位,這對消費者而言仍是一個嚴峻挑戰(zhàn)。但是,未來全球經濟前景也將成為改變當前金價局勢的一大關鍵。
受三季度金價迭創(chuàng)新高影響,金飾、金條和金幣消費與黃金投資需求可謂“冰火兩重天”。
《報告》顯示,三季度全球金條和金幣的需求下降9%,至269噸,與此同時,當季金飾消費總量同比下降12%,至459噸。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受西方投資者對黃金ETF的配置需求大增影響,三季度全球ETF的黃金持有量增加95噸,是2022年一季度以來的首次季度正增長。
世界黃金協(xié)會中國區(qū)研究負責人賈舒暢向記者表示,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狀況,主要原因是歐美投資者開始回歸市場。以往的三四個季度,受黃金上漲導致獲利了結情緒高漲影響,歐美投資者一直是黃金ETF的賣出者。但如今,他們也意識到歐美央行相繼降息令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隨之下降,加之美國大選不確定性與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升級等因素給黃金價格帶來的提振效應,紛紛重新增加黃金ETF的配置。
他指出,場外交易的活躍,也是推動三季度黃金價格迭創(chuàng)新高的不容忽視因素。
“今年三季度,黃金市場的場外投資規(guī)模同比增速翻倍,達到約137噸。盡管場外投資的實際資金規(guī)模很難統(tǒng)計,但我們通過與全球不同的主要黃金投資市場進行交流,加之我們對一些可觀測的指標進行跟蹤,比如COMEX黃金期貨凈倉位創(chuàng)下多年以來的新高,都能反映金價迭創(chuàng)新高正帶動黃金市場場外投資的日益活躍。”賈舒暢表示。
他向記者透露,盡管金價迭創(chuàng)新高令三季度金飾需求相對減弱,但市場不乏亮點。比如三季度印度金飾需求出現(xiàn)較快恢復增長,究其原因,主要是7月印度政府宣布大幅下調黃金進口關稅,導致印度國內金價隨之顯著下跌。加之當地民眾看漲金價,所以眾多在上半年沒有購買黃金的印度民眾紛紛選擇在三季度購買黃金。
Louise Street表示,盡管金價上漲抑制大多數消費市場需求,但印度調低進口關稅舉措令金飾、金條和金幣需求在金價屢創(chuàng)新高的環(huán)境下仍能得以維持在較高水平。
世界黃金協(xié)會指出,盡管三季度全球金飾消費總量同比下降12%,但其價值總額同比上升13%,達到360多億美元,反映消費者更愿購買輕量化的金飾產品。
面對三季度金價迭創(chuàng)新高,央行購金活動也悄然趨緩。
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央行黃金需求放緩至186.2噸,同比下降49%。
賈舒暢對此向記者表示,由于去年三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因此將今年三季度央行購金量與去年三季度購金量相比,未必具備可比性。事實上,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全球央行的購金總量達到694噸,與2022年同期持平,顯示全球央行仍在穩(wěn)步增加黃金儲備。
記者了解到,今年三季度,波蘭、匈牙利、印度、阿塞拜疆和土耳其仍是購買黃金力度最大的國家,其中,波蘭、匈牙利與土耳其都屬于俄烏沖突的周邊國家,受國際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更加直接,因此這些國家央行通過增持黃金儲備以實現(xiàn)外匯儲備資產保值目標。
賈舒暢指出,就全球央行購金趨勢而言,今年其整體需求仍將保持穩(wěn)健增長態(tài)勢,但未必會再創(chuàng)紀錄新高。過去10年期間,全球央行的年均購金量約在600噸,今年三季度其購金量已經超過過去10年的平均值,表明全球央行購金需求處于穩(wěn)健平穩(wěn)增長趨勢。
世界黃金協(xié)會中國CEO王立新向記者表示,全球央行都有各自的黃金增持節(jié)奏與黃金配置策略,而且這種增持節(jié)奏與配置策略都是中長期的。此前,世界黃金協(xié)會的調研顯示,不少受訪國家央行表示會在未來12個月內考慮增加黃金儲備。面對迭創(chuàng)新高的黃金價格,三季度全球央行依然在繼續(xù)增持黃金,反映出他們的實際操作與上述觀點相吻合。
隨著金價迭創(chuàng)新高,全球黃金產量也隨之悄然增加。
《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全球黃金總供應量達到1313噸,同比增長5%。其中,金礦產量增至989.8噸,同比增長6%;回收金總量為323噸,較2023年同期增長11%,這顯示面對迭創(chuàng)新高的金價,黃金開采商正積極增加黃金產量以獲取更高的黃金開采利潤;與此同時,不少消費者也開始逢高賣出更多實物黃金獲利了結。
此外,今年三季度黃金生產商凈套保量僅為0.2噸,同比驟降99%,顯示黃金生產商看漲金價的意愿尤其強烈。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43086019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