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5 18:36:27
周五市場大幅調整,略超預期,市場情緒臨近冰點,大盤下周一大概率有反彈的需求。上證指數、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距離下方的強支撐并不遠,即便后續(xù)再度調整,空間也不會太大。板塊機會方面,要對“AI+”引起重視,從智能手機與電動汽車兩大產業(yè)鏈炒作的傳導規(guī)律、美股映射等角度到能夠容納眾多資金的角度來說,一旦“AI+”行情起勢,其持續(xù)性可能會比較長。
本周,大盤震蕩。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的周跌幅,分別達到0.36%、0.73%、1.40%。本周,股民的操作體驗不是很好,主要是周五的大幅調整,吞噬了本周大部分利潤甚至出現虧損。
那么,市場調整會延續(xù)嗎?后市機會又在哪里?今天,牛博士和達哥就大家關心的話題進行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又到我們周末聊市場的時間。本周先后召開了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會議通稿來看,出現了不少利好,但為何市場會調整?對于未來的行情,你怎么看?
道達:兩次重要會議出現了不少利好。比如,穩(wěn)住樓市股市、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強超常規(guī)逆周期調節(jié)、提高財政赤字率、適時降準降息等。
不過,在利好出來之后,市場表現比較一般。在我看來,主要是市場對政策預期的短期兌現,出現這種現象是比較正常的。
當然,從中期來講,很明顯是利好,未來市場會對這種利好進行正面反饋。
周五,滬深京三市有4410只個股下跌,920只個股上漲。上漲個股低于1000只,市場情緒臨近冰點。
就經驗來說,當市場情緒臨近冰點或處于冰點的時候,次日一般都會有所修復。比如,12月4日市場情緒也是臨近冰點,12月5日就迎來了反彈,多數個股都對前一日的下跌進行了修復。
因此,對于大盤明天的走勢,我認為會反彈。
將時間拉長一點,上證指數仍處于三角形整理之中。如果下周一真的反彈,我認為上證指數之后大概率還有下探的需求,但空間應該不會太大。
從上證指數的30分鐘K線圖來看,12月2日至4日出現了一個平臺,平臺低點在3350點附近。3350點附近是有一定支撐作用的,而當前距離這個位置并不太遠,空間不大。
從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來看,目前距離三角形的下軌并不遠,我認為,下軌有很強的支撐作用。
總體來說,大盤下周一有反彈需求,反彈之后應該還有調整動力,但下方空間并不大。另外要提到的是,行情即將進入傳統的春季攻勢時間窗口。
從周末的消息面來看,也是以偏正面偏積極為主。
比如,12月14日,證監(jiān)會提到,“加快落實增量政策,持續(xù)用好穩(wěn)市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市場預期管理,著力穩(wěn)資金、穩(wěn)杠桿、穩(wěn)預期,切實維護資本市場穩(wěn)定。”
再比如,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目前我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是6.6%,進一步降準還有空間。
牛博士:感謝達哥,通過你的分析,讓我對未來的走勢心里有數了。目前市場每天的成交在1.5萬億元左右及以上,并不缺少機會。那么,對于下周的行情,你認為會有哪些機會呢?
道達:要談未來的投資機會,就不得不提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來看,我認為,大致有幾個方向的機會:“人工智能+”(即“AI+”)、首發(fā)經濟、消費。
“AI+”也可以簡單地看作AI應用,達哥最近半個多月一直在強調AI應用。我認為,“AI+”可能會是一個持續(xù)性略久的主題投資機會。
首先,智能手機、電動汽車都經歷了從上游到下游的炒作傳導規(guī)律,人工智能掀起新一輪的科技浪潮,上下游也會有這樣的規(guī)律。
去年以來,AI硬件端的炒作持續(xù)性比較強,但AI應用方向在強勢了幾個月之后就沉寂了,直到最近一個月才有比較明顯的表現。
其次,我們也可以借鑒當年的“互聯網+”行情經驗。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在官方層面提出“互聯網+”。在此之前,產業(yè)界已有“互聯網+”的概念,市場炒作如火如荼;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互聯網+”之后,這個題材的炒作開始進入高潮。
去年人工智能火爆之后,無論是產業(yè)界還是投資界,都對“AI+”行情有較強的預期。
最后,最近一個月,美股AI應用股的炒作火爆,不少個股連續(xù)大漲。先不談中美市場是否共振的問題,至少炒作美股映射是有基礎的。
另外,“AI+”涉及的板塊較多、個股較多、有大中小市值的公司,能夠容納各路資金。
從美股AI應用公司來看,IT運維、數據分析、數據庫、網絡安全、廣告營銷等大領域,以及辦公、多媒體、數據、AI教育、AI金融、AI保險、AI電商、AI生物醫(yī)藥、AI游戲等細分領域,相關公司的表現不俗,而且已經從AI預期推動回歸到基本面,AI確確實實能產生業(yè)績了。
首發(fā)經濟是指企業(yè)發(fā)布新產品,推出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涵蓋了企業(yè)從產品或服務的首次發(fā)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開設門店、首次設立研發(fā)中心,再到設立企業(yè)總部的鏈式發(fā)展全過程。
在周六的《道達研選》中,錢研君給大家進行了分享,大家可以閱讀《首發(fā)經濟概念股逆勢大漲!兩大方向值得關注》這篇文章。首發(fā)經濟中,游戲板塊、IP經濟概念有望最先受益。
消費,本周炒作了三四天,主要是受政治局會議的利好驅動。從表現來看,漲幅較大的個股,以小盤股、低位股、基金低配為主。
10月8日大盤階段見頂之后,市場嘗試了三四次的切換,但藍籌方向都沒有徹底成功切換而上位。
因此,對于消費方向,在藍籌沒有切換成功之前,出現趨勢性行情的概率不大。
總體策略是,在消費徹底切換成功之前,以小盤股、低位股、基金低配為主;只有在切換成功之后,才以中大盤股、機構重倉股為主。
人形機器人板塊,在達哥重點分享之后,板塊指數最高上漲了接近20%。現階段最好是以低位、漲幅不大的個股為主。
以上幾個方向中,我認為,“AI+”方向的持續(xù)性會更長一些。
最后達哥作一個總結:周五市場大幅調整,略超預期,市場情緒臨近冰點,大盤下周一大概率有反彈的需求。上證指數、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距離下方的強支撐并不遠,即便后續(xù)再度調整,空間也不會太大。
板塊機會方面,要對“AI+”引起重視,從智能手機與電動汽車兩大產業(yè)鏈炒作的傳導規(guī)律、美股映射等角度到能夠容納眾多資金的角度來說,一旦“AI+”行情起勢,其持續(xù)性可能會比較長。
PS:想了解達哥的更多觀點,或想和達哥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guī)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