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7 13:13:23
每經品牌100指數本周漲幅達到2.1%,實現連續(xù)反彈。其中,小米集團、拼多多等中概成分股走勢強勢。在市值增長方面,騰訊控股、小米集團等周市值增長較大。2025年A股市場將繼續(xù)以“慢?!狈绞竭\行,科技等領域受關注。此外,新能源車產業(yè)鏈表現亮眼,小米集團、吉利汽車等業(yè)績高速增長。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葉峰
本周海外市場風險偏好出現明顯回升,港股市場反彈幅度也強于A股市場,截至4月25日收盤,每經品牌100指數本周漲幅達到2.1%,實現連續(xù)反彈。
每經品牌100指數連續(xù)反彈
本周A股與港股市場均迎來連續(xù)反彈,每經品牌100指數在站穩(wěn)千點大關后,本周再度上漲2.1%,以1053.29點報收。
據WIND數據統(tǒng)計,每經品牌100指數中概成分股本周走勢強勢,小米集團和拼多多周漲幅分別達到13.71%和11.02%,聯想集團、阿里巴巴以及百度集團周漲幅也均超過5%,另外,騰訊控股、網易、安踏體育以及吉利汽車本周同樣實現上漲。
在市值增長方面,騰訊控股、小米集團以及阿里巴巴本周市值增長1859億元、1490億元以及1318億元,周市值增長較大,而比亞迪、寧德時代以及農業(yè)銀行周市值增長則在500億元左右。
對于市場而言,在持續(xù)穩(wěn)定的基礎上,2025年A股市場將繼續(xù)以“慢牛”方式運行。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科技、消費以及基建等領域將依然是未來市場關注的主要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及資本市場,提出“持續(xù)穩(wěn)定和活躍資本市場”。與4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持續(xù)穩(wěn)定股市”的提法相比,新增的“活躍”二字體現了更為積極的政策基調,向市場傳遞了政策層面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態(tài)度,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
成分股增長勢頭強勁
目前年報披露期已接近尾聲,從2024年經營情況來看,每經品牌100指數多只成分股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據WIND數據統(tǒng)計,在已經發(fā)布2024年年報的84只成分股中,有51只成分股2024年營收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達到61%,另外有20只成分股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超20%。
以小米集團為例,小米集團2024年實現總收入人民幣3659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凈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41.3%。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團單季營收首次破千億元,達人民幣1090億元,同比增長48.8%,刷新公司單季業(yè)績歷史紀錄。
較早發(fā)布年報的吉利汽車,其2024年實現營收2401.94億元,同比增長34%;實現凈利潤166.32億元,同比增長213%。
不僅僅是2024年的業(yè)績表現,不少成分股在2025年一季度依舊保持著高增長。
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4%的比亞迪,于4月25日晚間發(fā)布了2025一季報,其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91.55億元,同比增長100.38%??鄢墙洺P該p益后的凈利潤則為81.72億元,同比增長117.8%。在報告期內,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chuàng)同期歷史新高,且海外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跨越式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領先地位。
新能源車ETF不容忽視
無論是小米集團還是吉利汽車亦或是比亞迪,他們的業(yè)績高速增長一方面能顯現中國新能源車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新能源車產業(yè)鏈的投資價值。
本周漲幅近4%的新能源車龍頭ETF(159637),其追蹤的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選取涉及鋰電池、充電樁、新能源整車等業(yè)務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待選樣本,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選取排名前50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主要權重股
不難看出,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成分股行業(yè)分布主要覆蓋新能源車的上下游產業(yè),超配材料、工業(yè)行業(yè),權重集中度高。成分股以中大市值為主,指數傾向于創(chuàng)新驅動型的企業(yè),且對市場供需變化更敏感。
同樣,新能車ETF(515700)和新能源汽車ETF(516390)追蹤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指數,該指數選取50只業(yè)務涉及新能源整車、電機電控、鋰電設備、電芯電池、電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龍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此外,若想投資覆蓋港股上市新能源車企業(yè),還可以關注港股消費ETF(159735),其追蹤的中證港股通消費主題指數成分股包括了小米集團、小鵬汽車以及理想汽車等。
中證港股通消費主題指數主要權重股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