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8 01:22:52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科恒源)中標昆明市政項目,被同行舉報涉嫌高價“圍標”之后,近日又有企業(yè)人士報料稱中科恒源2009年在海南中標的風光互補路燈項目也飽受爭議。
中科恒源引發(fā)投訴的兩個項目分別位于三亞和海口。三亞項目中,相關公司認為存在指定供應商或以不合理的要求,對供應商有不公正對待的嫌疑。而??陧椖坑捎诓捎昧藛我粊碓床少彽姆绞剑煌瑓⑴c投標的企業(yè)認為,《政府采購法》對于單一來源采購嚴格規(guī)定,上述??陧椖坎⒉环弦?guī)定。
昨日 (10月27日)截至記者發(fā)稿,三亞項目招標方和??谡少徣藛T未對此進行回應。
中標海南項目遭投訴昨日,江蘇揚州某從事太陽能風光互補路燈的企業(yè)老板宋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公司2009年曾與中科恒源一同參與《三亞海棠灣入口路、濱海E路風光互補路燈及太陽能庭院燈競爭性談判采購項目》(以下簡稱三亞項目)的投標,但是相關招標的程序及結果讓他很受傷。
“我也不清楚,他們燈的價格那么貴,怎么就莫名其妙地讓它 (中科恒源)中標了?!闭劶按耸?,宋先生稱很無奈。據該公司參與該項目投標的小陳介紹,三亞項目有多家公司參與,在質量與價格方面多家企業(yè)的承諾都比中科恒源好,但是最終談判后的結果沒有當場公布,而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在網上公布由中科恒源中標。
結果顯示,三亞項目海棠灣入口路風光互補路燈、太陽能庭院燈、濱海E路風光互補路燈“三包”皆由中科恒源獲得,金額為1781萬余元。
一同參與三亞項目投標的山東某企業(yè)的李先生也對中科恒源中標表示質疑,并曾于中標結果公示時給項目負責方三亞市采購中心、三亞市海棠灣開發(fā)建設有限公司以及招標代理機構海南博岳招標服務有限公司發(fā)出了《質疑書》。該公司在《質疑書》中認為,該項目采購存在指定供應商或以不合理的要求對供應商進行歧視或不公正對待的嫌疑。
上述山東公司在《質疑書》中表示,采購招標文件中關鍵技術偏向風機有失偏頗,同樣作為采購主體部件的太陽能電池組件、LED照明燈具電器、太陽能專用蓄電池、太陽能路燈充放電控制器均為國家高新技術產品。采購招標文件中并沒有把上述指標作為關鍵技術參數評價依據。
上述揚州企業(yè)則向海南省監(jiān)察廳發(fā)出了投訴文件。該公司認為,風光互補路燈產品中的風力發(fā)電機、太陽能電池、蓄電池和燈具都有國家標準,而該采購招標項目中卻采用非國家標準的 “全永磁懸浮風光互補燈”這個個別企業(yè)命名的產品作為項目采購的關鍵技術要求,明顯不合理。
同時該揚州企業(yè)還在投訴中提到,此次項目15家企業(yè)報名,9家企業(yè)參與競爭性談判,技術標的評標得分前兩名為其他兩家企業(yè) (非中科恒源),且這兩家企業(yè)的投標報價均比中標單位(中科恒源)低。
昨日,記者采訪了三亞項目招標代理海南博岳招標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稱,此事已過去很久,且領導外出,如有消息會給予回復。
項目采購方式引質疑中科恒源在海南中標的另一個項目,海口新大洲大道全永磁懸浮風光互補路燈項目 (以下簡稱??陧椖浚┯捎诓捎昧藛我粊碓床少彿绞剑瑯釉獾搅速|疑。
從中標結果看,海口項目的中標價為1880萬元,同行某企業(yè)認為,如此巨大的數額應當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上述揚州公司也在投訴中提到《政府采購法》對于單一來源采購與競爭性談判方式皆有非常嚴格的規(guī)定,上述項目并不符合規(guī)定。
負責??陧椖康暮?谑姓少徣藛T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負責相關項目的人員暫時不在,留下聯系方式后將給記者回復,但截至發(fā)稿記者未得到對方的相關回復。
??陧椖坎少徆嬷?,對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理由有如下陳述:“1、采購人經調查認為中科恒源生產的全永磁懸浮風光互補路燈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效果以及運用能源特點符合我市實際情況。2、通過測試該公司的產品適應我市的環(huán)境氣候,產品質量穩(wěn)定,通過研究,決定采購該全永磁懸浮風光互補路燈。3、由于中科恒源是研究、開發(fā)、生產、銷售全永磁懸浮風力發(fā)電機組及全永磁懸浮風光互補發(fā)電系統(tǒng)的高科技企業(yè),全永磁懸浮技術獲國家專利,該產品只能從該公司采購,故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p>
而根據《政府采購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對于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采購,只限于“只能從唯一供應商處采購”等情況。
而上述共同參與投標的企業(yè)質疑稱,太陽能風光互補路燈并非僅能從中科恒源一家采購,其所謂“全永磁懸浮風光互補發(fā)電”的風機僅為整個太陽能互補路燈的一個部件,且為個別企業(yè)命名,并非國家標準,采用單一采購方式有失偏頗。上述質疑企業(yè)的代表人員認為,海南相關的項目采用單一采購方式或者競爭性談判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
相關鏈接昆明招監(jiān)辦著手調查環(huán)湖路項目 昨日,昆明招監(jiān)辦法規(guī)處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本報報道的《昆明環(huán)湖路項目“高價圍標”疑云:路燈4.8萬一套》非常重視,并就記者提出的相關問題開始查閱初始的招標文件,近日將有回復。招監(jiān)辦法規(guī)處人員透露,由于涉及的時間較長,目前他們已開始向交易中心調取當初的招標投標涉及的原始文件,正在分析查看,近期內將會有相應的回復。
該人士也表示,因當初招標投標過程中以及公示期內沒有舉報人投訴,相關項目已經簽訂合同且已完工,在沒有發(fā)現項目違規(guī)的情況下暫無法啟動調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