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11-19 17:37:55
每經記者 胡健 發(fā)自北京
今天(11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等機構發(fā)布《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11-2012)》(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預計,明年我國CPI將在3.3%-3.4%左右,GDP增速會從2011年的9.4%回落至9.2%。
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指出,2012年二季度地方政府可能采取松動政策,三季度調控政策可能逐步放松“限貸”,然后放松“限購”。
明年經濟增長或仍超9%
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預測明年GDP增速為9.2%,這一預測值普遍高于其他機構的預期。
報告稱,2012年1-2季度中國經濟將延續(xù)2011年增速回落的態(tài)勢,并引發(fā)宏觀經濟政策較大幅度的轉向,使經濟在第三季度出現(xiàn)“觸底反彈”,從而避免“二次衰退”。
物價方面,劉元春認為,CPI將明顯回落,估計全年CPI為3.3%左右。
“為適應9.2%左右的經濟增長、3.3%左右的CPI以及貨幣流通速度內生性的放緩,M2增速應當處于17%-18%區(qū)間,信貸規(guī)模確定在不低于8萬億的水平,適度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利率水平基本保持不動。”劉元春說。
報告稱,明年中國依舊面臨實體經濟加速放緩、虛擬經濟扭曲加劇和風險上揚、結構問題持續(xù)惡化這三大問題。
明年三季度地產調控可能轉向
在房地產調控這個焦點問題上,報告指出,2012年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將在交易、價格、投資等方面全面回落,但房地產崩盤的可能性并不大。
劉元春指出,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整更大程度上是政策調控的產物,以經營策略與價格調整為核心;它不是資產負債惡化型的調整,因此不會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和全面拋售,更不會引起中國經濟硬著陸。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的老百姓不會因為房地產價格的下降而引發(fā)拋售風潮,進而使得實體經濟失控。
他說,與美國不同,中國的老百姓對于房產看得很重,不存在房價下跌就把房子還給銀行的可能。
不僅如此,房地產調控自去年4月開始,已經歷時超過1年半。人民大學上述報告預計,最早明年二季度開始,“限貸”和“限購”可能會發(fā)生松動。報告認為,要使得明年經濟增速不跌破9%,宏觀經濟可承受的房地產價格回落在20%左右。
劉元春稱,宏觀經濟相對平穩(wěn)運行的需求以及9%的經濟增長的社會約束線,將迫使政府在房地產價格下降幅度接近20%時調整房地產政策,明年三季度可能出現(xiàn)房地產政策轉向。
報告預計,2012年二季度地方政府可能采取松動政策,三季度中央政府可能逐步放松“限貸”,然后放松“限購”。
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將上揚
報告稱,短債長用,導致債務期限結構與政府資金來源期限結構不匹配,2011年-2012年地方政府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將大幅上揚。
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大部分為抵押貸款和城投債,期限在2-10年不等,大部分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一般而言,基礎設施建設期在3年左右,4年后才有相應的效益。
報告稱,2011年地方政府已經步入償債高峰期,而2012年償債比重達到17%,不過目前解包的10.7萬億債務有23%左右沒有任何收益。
劉元春分析說,中國總體債務風險不高,但地方債分布不均衡,存在部分地方爆發(fā)債務危機的可能,這也可能帶來局部的金融波動。
他舉例說,城投債占地方自有財政總額的71.31%,但不同城市的分布極其不均衡。比如大同市債務總額為年收入的4.11倍、蕪湖市為3.31倍等等。這些城市在沒有債務重組和中央財政支持的情況下,其債務可持續(xù)性必定面臨嚴重的考驗。
地方債的另一個風險來源是土地市場。報告稱,地方投融資平臺大量依賴于土地出讓金,債務的可償性建立在未來土地出讓金持續(xù)增長的假設上。目前房地產市場的逆轉導致土地市場的下滑,將使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可能比預期要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