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11-20 21:45:31
原標題:強行扣除手機話費 哈爾濱曝光吸費手機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3時50分報道,最近,“吃費”手機在哈爾濱市受到重創(chuàng)。在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下,哈爾濱市所有手機大賣場都將“吃費”手機下架返廠,并將查處的“吃費”手機品牌向媒體公布。但據記者調查發(fā)現,目前全國各地市場上仍存在大量“吃費手機”,通過“技術手段”強行扣除消費者電話費。下面我們就對這一問題進行關注。我們先來連線黑龍江臺記者宋先智。
主持人:宋先智你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你了解到的“吃費手機”都來自哪里?究竟是什么樣的企業(yè)在生產這些“吃費手機”呢?
記者:好的。最近,我們接到不少聽眾反映自己購買的手機有吃費現象,記者跟蹤調查發(fā)現,市場叫賣的大量“高仿”手機、“山寨”手機,普遍存在“吃費”問題,甚至一些國產知名品牌的一些型號手機中也預置了“吃費程序”。
通過哈爾濱市手機經銷商自查反饋,目前確認的涉嫌“吃費”的手機廠商主要包括:金鵬、天時達、南方高科、奧樂、139、眾一、波導、山水、埃立特、國乾、諾利佳、德賽、樂派、歐正、知己、大顯、特萊斯、盛泰、美奇、現代、薩際通、至尊寶、三普、紫光、雅訊達、世紀星、港利通、奧丁、紅葉、漢泰、友信達等品牌。這些品牌主要是南方的一些山寨或者是貼牌廠家。但在黑名單中我們也發(fā)現,國產手機品牌TCL、天語、長虹等也名列其中。
主持人:那這些“吃費手機”的市場狀況又是怎樣的呢?有多少消費者購買這樣的手機呢?
記者:據我了解,這些“吃費手機”的銷售量還是比較大的,在工商部門進行大檢查之前,我到哈爾濱的多個手機賣場進行了走訪,發(fā)現除了專賣店之外,哈爾濱的各大手機賣場雜牌手機柜臺早已占據大半江山。由于多數國產手機擁有價格便宜,配件豐富,待機時間長等優(yōu)勢,所以咨詢購買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我采訪的大多數消費者表示,手機目前已經成為普通的消費品,經常更換,所以價格因素往往決定了消費者把山寨機作為了首選。
主持人:那這么多種品牌手機,吃費手段又有哪些方式呢?
記者:其實很多用戶都不清楚錢到底是怎么被手機“吃”掉的。我們根據連日來哈市工商部門的走訪調查,總結出手機“吃費”至少有:自動上網,菜單陷阱;收費游戲;短信吸費等方式。
一般的吃費手機都會設置一鍵上網的按鈕,只要你無意中按下,手機就會按照預設程序鏈接互聯網,而鏈接的網站一般都為收費服務網站,消費者所瀏覽下載的內容都要被扣除費用。
再有,吃費手機除了我們正常的通話、短信、設置等菜單外,往往預設了游戲,視頻等很多增值服務程序,只要你好奇打開這些程序,就會產生服務費用。
而我上面所說的這些吃費手段其實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不少消費者只要關閉手機卡的上網功能,加上小心使用其實還是可以避免吃費的。之所以目前手機吃費投訴激增,是因為目前的一些“吃費手機”使用了一些更為隱蔽,甚至可以說是無恥的手段。
據哈市工商局消保處處長王緒坤介紹,部分國產手機或山寨手機的生產廠商將“吃費”程序設置成訂制SP業(yè)務短信,這種短信是定時發(fā)送的,手機用戶通常很難發(fā)覺。即使手機用戶打印出話費詳單,也會誤以為是自己不小心觸碰按鍵發(fā)送的。其中,個別“吃費手機”瘋狂地將定時程序設置成手機用戶只要一開機,“吃費”程序就會被啟動。而且僅僅幾十秒的間隔,以此達到“吃費”最大化。
你比如,市民趙先生購買了一部“振華歐比”手機后,就經常接到奇怪的短信,而且話費明顯增多,趙先生查詢費用發(fā)現,他的手機經常向外發(fā)送和接收一些短信。最糟糕的時候不到兩分鐘就吃掉24元錢。
所以,打破“吃費手機”黑色利益鏈條,已經成為手機市場整頓的當務之急。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