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4 22:22:30
臥龍地產并沒有對交易預案中為何對陳默和其他股東做差異化的股權和現金支付做出合理解釋,而標的公司重要股東是否構成一致行動人仍需監(jiān)管機構核查。大邦律師事務所游云庭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監(jiān)管機構對墨麟股份是否借殼的判定,未來可能影響中概股登陸A股市場的前景。
每經編輯 孟慶建 夏冰
每經記者 孟慶建 夏冰
《每日經濟新聞》8月9日發(fā)表“臥龍地產44億收購案標的拆解:墨麟股份游戲主業(yè)虧損 靠朋友圈‘賣子’盈利”之后,8月12日,上交所對臥龍地產問詢函中核心問題指向,發(fā)送一份多達29個問題的問詢函,監(jiān)管機構對此次并購案的關注聚焦在是否有意規(guī)避借殼上市,標的公司資不抵債情況下,經營是否可持續(xù),以及標的公司是否為類金融公司。
8月24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參加了臥龍地產召開的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臥龍地產方面表示,按照重組新規(guī),重組完成后陳建成和一致行動人持有臥龍地產23.11%的股權,而墨麟股份股東陳默與其他股東之間沒有構成一致行動人,不構成借殼。
不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臥龍地產并沒有對交易預案中為何對陳默和其他股東做差異化的股權和現金支付做出合理解釋,而標的公司重要股東是否構成一致行動人仍需監(jiān)管機構核查。大邦律師事務所游云庭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監(jiān)管機構對墨麟股份是否借殼的判定,未來可能影響中概股登陸A股市場的前景。
支付設計是否規(guī)避借殼?
按照7月29日,臥龍地產發(fā)布的44億元收購墨麟股份的交易預案,標的公司墨麟股份資產總額和凈額指標均超過臥龍地產資產的100%。按照上市公司并購規(guī)定,交易完成之后臥龍地產的控制權如若發(fā)生轉變,本次交易將被認定為借殼上市,程序將不能按照重組進行,而因歸類為借殼。
上交所投資者服務中心在交流會上重點問詢了此問題。關鍵點有二,一是通過認購募集資金配套獲得的股份,陳建成和一致行動人持有臥龍地產23.11%的股權,而陳默等5人已經合計持有臥龍地產23.67%的股權,且陳默與另外四位股東存在經濟利益關系、共同持有標的資產、同時轉讓標的資產,陳默等5人是否為一致行動人?
二是,本次交易中,標的資產有17名股東,有4名股東同時獲得股份和現金對價,但陳默獲得股份和現金對價比為0.83,深圳墨非獲得的股份現金對價比為1.25,上交所質疑,本次交易股份和現金支付的安排是否刻意降低陳默和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
臥龍地產聘用金杜律所回答稱,實際控制人參與配套融資,本次交易完成后的陳建成及其一致行動人依然合計持有上市公司23.1%的股份,高于陳默的15.35%。根據標的公司提供的相關文件以及陳默和持股平臺管理人周志峰進行了訪談和書面確認,陳默和國墨天下、深圳墨非不存在一致行動主動性和客觀事實;陳默和林嘉喜存在經濟利益的關系,但不構成一致行動關系。
金杜律所對交易是否規(guī)避借殼沒有給出特別客觀的解釋。而是表示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保持不變,是本次交易的前提和基礎。陳默書面承諾,今后不以任何方式增持公司股票,不以一致行動人形式影響上市公司運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咨詢北京未名律所證券律師張洪明。“書面承諾在外部看是有效的,交易安排是否有意規(guī)避借殼需要看監(jiān)管機構對此次并購的性質如何判斷,本質是否為反向操作來借殼;另外,陳默等股東是否為一致行動人關系還需要交易所核查,股東之間是否有背對背協(xié)議,如果構成一致行動人,性質仍然是借殼。”
大邦律師事務所游云庭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是否構成借殼的判定最終取決于交易目的的判定,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屬無效行為。另外,監(jiān)管機構對墨麟股份是否借殼的判定,未來可能影響中概股登陸A股市場的前景,如果墨麟股份能夠走通,大批回歸的中概股將可以借鑒此種方式登陸A股市場。
陳默:新游戲將帶來業(yè)績
根據臥龍地產與墨麟股份三個股東簽署的《盈利補償協(xié)議》,業(yè)績補償義務人(陳默、深圳墨非、國墨天下)承諾墨麟股份2016-2018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6億元、4.5億元、5.63億元。三年實際實現利潤未達到承諾利潤的差額部分由業(yè)績承諾方以股份和現金的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補償,三年扣非之后凈利潤合計數不足8.8億元的差額部分由業(yè)績承諾方以現金方式進行補償。
在游戲主業(yè)虧損情況下,墨麟股份在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依靠出售子公司獲得利潤增長,上交所投資者服務中心與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均對墨麟股份業(yè)績的可持續(xù)性、承諾是否合理、能否保障兌現提出質疑。
墨麟股份實際控制人陳默表示,2015年發(fā)生虧損是基于當時戰(zhàn)略的調整,2015年在研發(fā)階段產品數量多,缺少新產品上線,下半年開始《御龍在天》、《秦時明月》等核心的精品游戲要上線。業(yè)績承諾是對未來幾年做出了較為謹慎合理的盈利預測,有實現基礎。隨著公司自主運營能力的逐步加強,對于平臺化產品的泛娛樂擴展帶來的新增業(yè)績利潤可以期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及游戲行業(yè)失敗項目比比皆是,未上線項目,如何預測利潤?陳默的回答是,新產品上線的盈利預測是基于對于原有論證成熟的商業(yè)模式的迭代,新游戲主要基于原有游戲部分參數的調整,這對于盈利預測的可控性大大增強,對應的變化調整做出來的預測會相對比較吻合現實的情況。
臥龍地產實際控制人陳建成補充發(fā)言時表示,“我的個性不善于交際,不善于和政府打交道。隨著主業(yè)成熟越來越不希望在這方面有所發(fā)展,如果游戲產業(yè)和泛娛樂產業(yè)盈利前景好,我們?yōu)槭裁匆谝豢脴渖系跛滥?。目前我們發(fā)展方向是雙主業(yè),因為我們判斷房地產利潤具有回復到高峰階段的可能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