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07 19:16:32
◎近日,上海金融界傳出多家國際機構申請QFLP、QDLP獲批的消息,記者從上海金融官微了解到,先后有漢領資本、建銀國際、鼎暉投資、集富亞洲(二期)四家機構申請參與QFLP試點;貝萊德基金、安中投資兩家機構申請參與QDLP試點,均已獲批。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近年來,國內已有多地相繼開展QFLP、QDLP試點放寬準入。近日,上海金融界六家外資機構陸續(xù)獲批相關資格,為外資對接中國發(fā)展提供金融便利,其中,貝萊德基金成為國內首家參與QDLP試點的外商獨資公募基金。
值得關注的是,獲準兩類有限合伙人資格后,相關機構可以參與國內其他基金或金融產品進行間接投資,而有關于S基金的組建,業(yè)內人士分析稱,不排除未來將實行自主管理的可能。隨著相關機構陸續(xù)追加投資額度,美元基金或能因此找尋困境反轉的機會。
實質在于參與國內金融投資獲準
近日,上海金融界傳出多家國際機構申請QFLP、QDLP獲批的消息,記者從上海金融官微了解到,先后有漢領資本、建銀國際、鼎暉投資、集富亞洲(二期)四家機構申請參與QFLP試點;貝萊德基金、安中投資兩家機構申請參與QDLP試點,均已獲批。
業(yè)內關注相關機構獲批的實質含義,記者從投資界人士處了解到,重在相關機構參與國內金融投資權限的放開,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機構可以參與一些合伙制的投資基金進行投資。
5月7日,滬上某投資界人士在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交流時表示,之前外企的投資行為都是實業(yè)投資,不允許進行金融投資。而隨著角色的轉變,相關機構的功能定位有了變化。“獲得官方批準認定的資格,這些境外企業(yè)或外資企業(yè)能夠從事相關的LP業(yè)務。”
需指出的是,所謂LP的界定外界常常慣性理解為一級市場領域的有限合伙人,但據該人士解釋,并非如此絕對。“要看機構采取什么法人結構,如果是合伙制,這些基金管理公司可能就是GP,但如果是契約制就不是合伙企業(yè),沒有GP和LP的角色。”
但論核心功能的界定,相關機構都是具備募資并對外投資的企業(yè),因此不存在僅面向一級市場開展業(yè)務之說。據悉,貝萊德基金是首家參與QDLP試點的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安中投資是首家以外商投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WFOE PFM)為主體,同時允許開展QDLP業(yè)務的機構。
這兩家機構均是主要從事二級市場投資的專業(yè)金融機構,隨著試點資格申請的獲批,未來其可參與其他基金的募集作為間接投資人,參與國內實體經濟投資。前述上海投資界人士表示,相較于此前只能做被動投資者的角色,如今其投資觸角將變得多元。
上海金融官微指出,還有多家國際資管機構看好上海未來發(fā)展,計劃加大在華業(yè)務,提交了追加試點額度的申請。其中瑞信投資、品浩投資等QDLP試點機構均追加額度2億美元,獲準額度達到4億美元;信旌投資作為QFLP試點機構之一追加5億美元投資額度,獲準額度達到10億美元。
困境下的美元基金要重獲生機?
從相關機構追加額度的積極性中不難看出,外資機構對于上海乃至中國投資的前景仍十分看好,申請QFLP、QDLP或為其參與中國投資另辟蹊徑。
5月7日,北京某S基金總監(jiān)在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交流時坦言,今年的美元基金幾乎全部躺平了,其原因卻來自于外部因素及貨幣政策干預。“受外部因素干擾,美元基金都很難投中國的子基金或項目了,大部分尋求轉型或者去東南亞一帶了。”
該人士指出,一方面是外部因素限制的利空,且中概股在未來仍面臨諸多海外監(jiān)管的不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美聯(lián)儲的加息頻率提高,也誘使美元資產陸續(xù)回流本土,對其海外投資的影響將不斷顯現。但從機構持續(xù)追加額度的態(tài)勢來看,中國市場儼然是其不愿意放棄的重點投資區(qū)域。
特別是對于本就在國內缺乏成熟交易體系的S基金,此次也有漢領資本通過QFLP試點設立S基金獲得批準。這意味著,上海市將有外資機構參與國內S基金募投,但從業(yè)內反饋來看,此舉推進的難度依然不小。
北京該投資總監(jiān)坦言,國資的一般不會接受外資。“份額需要盡調,外資沒辦法盡調,有些喜歡外資LP的,其實也都是純財務投資。”他指出,不排除此類境外LP未來實施自主管理的可能,但一般都是雙GP管理。
倘未來此類QFLP可以自主管理S基金,或開啟國內外資直接參與金融投資的試點,但實務中的確困難重重。不過據前述上海投資界人士介紹,S基金是針對各私募基金所投資的私募份額進行投資的基金,所以既不會影響二級市場,也不會影響一級市場,因此即使外資做GP管理也不會造成問題,或者說這類就是其他私募基金的接盤基金。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710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