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19 14:10:40
每經記者 孫磊 每經編輯 裴健如
當前ESG報告已被認為是上市公司的“第二份財報”,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注重這方面的數據披露。
5月17日,廣汽集團發(fā)布了2022年ESG報告,透露了其過去一年在減排方面的成果。而在廣汽集團之前,吉利汽車、比亞迪、長安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車企也相繼發(fā)布了2022年度ESG報告。
“過去車企尋求更高利潤和更好的財務指標,但在‘雙碳’目標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fā)展正成為汽車產業(yè)新的價值觀。這與過去的企業(yè)有根本意義上的差別,ESG也成為企業(yè)的必答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認為。
據了解,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承諾。對汽車行業(yè)而言,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的出現,為汽車行業(yè)提升ESG提供了機會。
根據小鵬汽車的2022年ESG報告,其全年交付的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減少172萬噸碳排放;比亞迪的ESG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超過150萬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892萬噸。
事實上,不少傳統車企在提升純電動車比例的同時,也在通過節(jié)能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方式來向低碳化過渡。例如,2022年6月,廣汽集團發(fā)布“鉅浪混動模塊化架構”,其稱鉅浪-氫混動系統就可以實現大幅減碳。
除了產品的動力能源方面,很多車企也越來越注重智能化方面的發(fā)展,以此來緩解碳排放壓力。
百度與交通部科學研究院聯合進行的智能交通碳減排效果量化研究顯示,在保定核心城區(qū)的176個紅綠燈路口,已實現智能調整紅綠燈放行時間,每個智能路口實現平均碳減排量約138.6噸/年,減排率為20%~30%。若按照全市300個路口計算,全年可實現碳減排量4.16萬噸,相當于1.4萬輛私家車行駛1年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事實上,車企不僅關注產品方面的低碳環(huán)保,而且越來越重視能源來源、供應鏈、生產制造、產品全生命周期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綠色屬性”。
目前汽車產業(yè)的碳排放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在應用層面,即汽車使用過程當中產生碳排放,約占74%;二是在汽車產業(yè)的上下游,包括供應商、生產階段的碳排放,約占26%。
中汽數據有限公司研發(fā)主任工程師孫鋅稱:“汽車行駛過程中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是冰山一角,對汽車碳排放量的計算,應從目前的汽車使用拓展到汽車生產和零部件制造等全周期。”而部分車企嘗試在生產制造環(huán)節(jié)中采購清潔能源、推進綠色制造,同時對工廠進行升級和改造。
例如,廣汽埃安的智能生態(tài)工廠通過提升清潔能源占比、建設光伏項目、引入大功率儲能系統、節(jié)能減排技術應用、建立植樹造林碳匯等措施,大幅度降低工廠碳排放;理想汽車的北京研發(fā)總部二期項目通過可再生能源建設,可在50年使用周期中減少超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產生。
為了實現產品及工廠方面的碳排放減少,加大研發(fā)投入、擴大研發(fā)隊伍成為企業(yè)占領未來高地的重要策略,2022年多數車企的研發(fā)投入均有上漲。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比亞迪研發(fā)人員近7萬人,研發(fā)投入超200億元;小鵬汽車的研發(fā)人員占比近四成,研發(fā)收入占其營收的19.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