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8 08:00:01
每經記者 文巧 每經編輯 蘭素英
|2024年3月8日 星期五|
NO.1 馬斯克稱OpenAI改成ClosedAI就放棄起訴
3月7日,埃隆?馬斯克在X平臺表示,如果OpenAI同意將名稱改為“ClosedAI”,他就撤銷針對OpenAI的訴訟。此前馬斯克對OpenAI提起訴訟,聲稱后者違反了關于AI開發(fā)的原始合同協(xié)議。OpenAI在5日回應時表示,馬斯克曾提出獲得OpenAI多數股權、初始董事會控制權和CEO職務等條件,但由于馬斯克停止資金支持,談判陷入僵局,OpenAI拒絕了他的提議。
點評:這是一場關于人工智能開發(fā)理念的爭論,也反映了馬斯克和OpenAI之間的矛盾。
NO.2 SpaceX星艦將第三次試飛
3月7日,SpaceX表示,其巨型火箭星艦即將進行第三次試飛,以測試其性能極限。此次試飛計劃最早將于3月14日進行,與前兩次相比,此次目標更加宏偉,任務也更加復雜。SpaceX 在此次任務描述中稱,其中包括打開和關閉星艦有效載荷艙門、在上級助推器滑行階段進行推進劑轉移演示、史上首次在太空中重新點燃猛禽發(fā)動機以及控制星艦再入大氣層。
點評:這是SpaceX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又一次大膽嘗試,此次試飛對于整個太空行業(yè)具有創(chuàng)新和引領的意義。
NO.3 GPT-4被曝侵權問題最為嚴重
據外媒,人工智能模型評估公司Patronus AI發(fā)布了一個名為“CopyrightCatcher”的版權檢測工具,用來檢測大語言模型(LLM)中潛在的版權侵權行為。Patronus AI分別測試了OpenAI的GPT-4、Anthropic的Claude 2、Meta的Llama2和Mistral AI的Mixtral。結果顯示,三本受版權保護的小說幾乎沒有一本能免受侵權的影響。Patronus AI稱,GPT-4在這方面表現最差。
點評:這是一個關于人工智能倫理和責任的問題,也是大語言模型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GPT-4需要加強其版權檢測和過濾的能力,也需要與版權方進行合作和溝通,以避免法律糾紛和社會爭議。
NO.4 軟銀投資核聚變商業(yè)化
據外媒,軟銀和巴菲特投資的五大商社之一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正在投資一家美國核聚變初創(chuàng)公司Blue Laser Fusion。該公司正在開發(fā)一種專有的新型激光聚變技術,計劃2025年完成其第一個原型,在2030年左右利用激光技術實現核聚變反應堆的商業(yè)化,即在日本或美國建立一個10億瓦的發(fā)電反應堆。該公司的核心創(chuàng)始人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村修二。
點評:Blue Laser Fusion的激光聚變技術可能為核聚變的商業(yè)化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也可能為全球能源供應和環(huán)境保護帶來巨大的好處。
NO.5 Meta據傳擬將AI芯片交由三星代工
據外媒,Meta CEO扎克伯格在訪問韓國期間與三星高層討論了AI芯片代工合作的可能性。Meta正在尋求減少對臺積電的依賴,并考慮將自研AI芯片交由三星代工。此舉可能與Meta加強AI技術開發(fā)和尋找新的芯片代工供應商有關。
點評:Meta與三星的合作可能為其降低芯片的生產成本和風險,也可能為其拓展芯片的市場和渠道。
NO.6 血脂微塑料使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3月7日,一篇發(fā)表于《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的一篇論文稱,研究人員首次發(fā)現相比于血管脂肪斑塊中沒有微塑料的人,脂肪斑塊內發(fā)現了微塑料和納米塑料碎片會使得人們患心臟病、中風等疾病或死亡的風險增加3.5倍。
點評: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微塑料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lián),也為進一步為探索其影響機制提供了數據和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