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1 23:21:01
每經編輯 段煉
據央視新聞,4月19日,總臺中國之聲獨家報道了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在落實“市場主體倍增”計劃過程中,存在嚴重造假現象,甚至有村支書名下辦理了20張營業(yè)執(zhí)照。
△某村支書名下的部分經營主體
報道播出后,陽高縣委、縣政府已組織行政審批、市場監(jiān)管等部門開展聯合調查。經初步核查,陽高縣在工作中確實存在造假情況。
當地表示,深刻認識到縣委、縣政府推進市場主體培育工作落實不到位,重安排部署、輕管理指導,對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簡單粗放,把市場主體培育發(fā)展簡單理解為注冊即培育、入庫即發(fā)展”等誤讀曲解、執(zhí)行偏差的問題,發(fā)現不及時、糾偏不夠。為此,陽高縣在全縣范圍內立即開展市場主體“大起底”,對排查出的非正常市場主體依法公示注銷,并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研究制定規(guī)范培育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激發(fā)市場主體發(fā)展的內生活力。同時,對市場主體培育工作中出現的弄虛作假現象繼續(xù)深入調查,并以此為戒在全縣各領域組織開展警示教育,舉一反三進行規(guī)范整治,堅決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fā)生。
據中國之聲,近日,多位山西大同陽高縣的基層干部通過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熱線4008000088反映,當地在落實“市場主體倍增”計劃過程中,存在嚴重造假現象。
這兩年,陽高縣幾乎每個月都有新增市場主體數量的考核,鄉(xiāng)鎮(zhèn)領任務再分到村里,村支書只能找親朋好友完成登記注冊,甚至把多個經營主體都注冊在自己名下。多位基層干部表示,這樣的層層攤派實在吃不消。
大同市陽高縣基層干部反映,從2022年4月起,陽高縣有了“市場主體倍增”任務,縣里派給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再派給村支書。他告訴記者,最近一次任務2024年2月26日下發(fā),要求2天之內,鎮(zhèn)里要新注冊9家企業(yè),最終他們鎮(zhèn)超額完成任務,注冊全都是“個人獨資企業(yè)”。這樣的要求,每個月都有。從去年8月到今年2月,全鎮(zhèn)共注冊企業(yè)200多家,有人半年時間開了6家公司。
基層干部:本來注冊是自然人的自愿行為,但注冊量少,要完成“市場主體倍增”的數量任務,縣里給鄉(xiāng)鎮(zhèn)、街道攤派,合作社辦理多少個,公司辦理多少個,每個月都有任務。鄉(xiāng)鎮(zhèn)沒法只能給村里攤派,村支書只好找人注冊沒有實際營運的執(zhí)照,這個月剛辦完,下個月任務又來了。每個月都要通報,完不成挨批評。
△層層加碼攤派任務 (受訪者提供)
△陽高縣2022年4月-8月市場主體倍增任務分解表
公開信息顯示,陽高縣全縣常住人口18.66萬人,戶籍人口26.29萬人。一位村支書告訴記者,他把能找的關系都找遍了,放開注冊要求后,干脆把注冊的企業(yè)都放在自己名下?!岸际菫榱送瓿扇蝿?,我們沒法找群眾了,就只能一個人做?!?/span>
記者查詢到,一位村支書名下注冊了23家市場主體,只有3家是2022年前實際運營的合作社,其余20家有個體工商戶、合作社及公司,涉及鞋店、服裝店、水果店、貨運隊、養(yǎng)殖場、水產店、鮮花店、建材廠,兩家便利店及一家美甲店。
△某村支書名下的部分經營主體
記者向陽高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咨詢,工作人員說,所有的注冊都需要實名認證,都是經過本人同意的。
陽高縣2023年、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2年深入開展“市場主體建設年”活動,新增市場主體6792戶,總量達22615戶,2023年新增市場主體4956戶,其中企業(yè)和涉稅主體占比分別達到49.61%和67.55%。
大同市陽高縣某基層干部:市場主體增長很多,數據上比較好看,但實際上對經濟發(fā)展一點用也沒有,也解決不了農民的實際困難。不這樣做,縣里交不了上級的差,每個月還要排名。
△2023年10月的全縣排名
編輯|段煉?易啟江
校對|劉思琦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中國之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